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新闻  >   正文

中国大学生的“骑行”暑假:路上“致青春”

2013年08月20日 08:31 来源:新华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新华网太原8月20日电(记者王学涛 苏斌 梁晓飞)凌晨一点爬华山看日出、赏大雁塔夜景和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藏民家品牦牛酸奶和油酥茶……毋艺萌说,这是她近一个月和朋友们骑行1500余公里看到的风景,也是送给自己大学生活的第一份礼物。

20岁的毋艺萌是山西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今年暑假,她和20多名大学生骑行20余座县市和3座大型城市,实现了他们第一次“远征”的梦想。

“认定了的事情,就努力去做,别让自己的青春充满遗憾。”毋艺萌说,由于家人不支持,她就靠助学金和打零工积攒下5000元,购买了骑行装备。为了排除家人的担忧,她耐心地做父母工作,终于在出发前收到了妈妈的短信“放你去飞翔”。

像毋艺萌这样爱好骑行的中国大学生不在少数。近几年,随着自行车骑行活动在中国各地逐步兴起,高校自行车社团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高校中,已有超500个大学生自行车社团,并且这一数字在不断增长。以山西省会太原为例,高校自行车协会就达10多家。

山西大学团委副书记杨茜说,山西大学自行车协会已经创办15年了,每年学校会拿出一定经费支持他们“远征”。同时,在学生出发前,学校会做好安全预案,包括为学生购买保险,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并派经验丰富的同学作为领队等。

“‘远征’可以让他们在实践中吃吃苦,磨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杨茜说。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大学生史宇柯告诉记者,一路上既有滂沱大雨,也有炎炎烈日,有疲乏也有受伤,但大家骑累了就吼两嗓子,用音乐鼓劲。

给他印象深刻的是青藏高原上的雨。他们的衣服被大雨淋透,浑身一阵一阵发冷,但就在这最难受的雨骑中,他却看到了沙漠、草原、绿洲、油菜花、熏衣草、丁香,以及青海湖。最终他们找到一家小饭馆,大家围在火炉边烤湿透的袜子和手套,这样的经历让人们欢笑不断。

“吃苦也是一种锻炼,年轻的时候应该勇于追梦。回家已经有几天了,大家鼓励的声音在心里还是那么温暖。”史宇柯说。

除了单纯骑行外,他们还做公益活动。大二学生李维婷说,她暑假参加了保护森林宣传行活动,一路从太原骑行到哈尔滨。每到一处,他们就以展览和口头劝说的形式呼吁大家保护森林,拒绝一次性筷子。“一路上有鼓舞,也有质疑,但毕竟做比不做强。”

中国自行车协会副秘书长、中国自行车骑行文化促进中心主任贾刚表示,骑行既是一种速度适中、心情愉悦的有氧运动,同时还能传递环保、低碳等“正能量”,在中国渐成时尚健康的出行方式。

“对大学生来讲,除了健身环保外,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锻炼组织管理能力、提高心理素质等。同时,一路上公益与旅行并行,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们的青春经历。”贾刚说。

相关阅读:

[ 责任编辑:泰石正 ]

原稿件标题: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泰石正

原稿件来源:新华网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