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君平、王明峰、蒋建科采访整理 制图:蔡华伟
“微博寻找徐敬回家”、“雅安救灾军车再坠崖”……这是芦山地震以来的多条谣言,它们往往在发生当天即被辟谣。跟抢险救灾一样,阻击谣言也是争分夺秒的战斗。本次阻击谣言有何特点?政府和网友从中获得哪些成长?记者采访多位舆情专家。
回应与谣言赛跑
比以往进步的是,这次阻击谣言是从地震发生后就立即开始
为何突发事件之后总有谣言出现?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张志安解释,任何社会都无法完全阻止谣言。“谣言传播有缺乏安全感、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社会心理和有关机构的信任危机等原因。”
“突发公共事件中充满信息不确定性,政府和民众信息不对称给了谣言传播空间。”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祝华新说,地震发生后,网民通过“自媒体”第一时间传递信息,对天灾本身的关切带有人类普遍的朴素的同情心、怜悯心;而舆论的第二落点,则糅杂了对社会转型期诸多复杂矛盾的负面认知和消极心态。
谣言的负能量有多大?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沈阳教授举“微博寻找徐敬回家”为例分析,这则假消息严重影响人们在现场信息发布、急救技巧普及、伤亡数量及时公布等方面正能量信息的传播。
“这次谣言传播虽然具有闪速和广维度的特点,但权威媒体辟谣速度也很快、传播人群的层次有所提升。”沈阳表示,灾区媒体和当地救援组织机构也开通官方微博,将辟谣开展到第一线。
[ 责任编辑:吴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