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新闻  >   正文

共度时艰恢复重建 芦山灾区留守台商满怀信心

2013年04月24日 22:06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中国台湾网4月23日雅安讯 震后抢救生命黄金72小时之后,也就是23日晨,《两岸关系》杂志社驻四川记者站记者搭乘雅安通往芦山的客运班车,与急切返家的芦山老乡一同踏上了回家之路。我们此行的主要目的,是要前往芦山县城所在地芦阳镇迎宾大道附近的受损台资企业——“宗宗晶体宝石有限公司”。

  出雅安城区不久,天就下起了小雨,一路顺利抵达芦山,雨越来越大。按事先约定的地点,记者下车步行大约1.5公里后,见到了宗宗公司(芦山)宝石项目厂长潘总能。

  一路前往厂区,在交谈中得知,潘厂长是台湾花莲人,是公司最早进入芦山的台方管理人员。从2007年公司选址建设就一直在芦山。他说,公司主要是利用二氧化锆,经超高温熔炼、结晶生产人工钻石,因在全国率先引进高频机熔炼,与天然钻石硬度标准相差不大,产品深受国际欢迎。

  不一会儿,我们来到厂区大门,就见到因震倒塌的一侧门柱。潘厂长带我们到生产车间、办公生活区,详细查看受损情况。因厂房主体为钢构一切完好,部分砖结构隔墙开裂、办公生活用房墙面和围墙开裂。

  记者注意到,整个厂区受损最为严重的是保安室,墙面一圈全部开裂、地面、办公桌满是洒落的水泥块,开裂墙面上的挂钟定格在了8时02分。

  和潘厂长一起留守厂区的保安胡国武就是芦山当地人,他向我们描述了地震来临时惊心动魄的一刻。“先是左右摇晃,紧接着就是上下抖动,像是整个地面在跳舞。我马上跑了出来,站都站不稳,直想找个东西抓住,简直吓死人了。”

  潘厂长说,虽然台湾也是地震频发区,但处在震中的这么大震级我还没有经历过。08年汶川大地震时我也在芦山,那时能感受到的差不多也就5级多震感。“所幸我们是季节性生产,主要在气温较高的春、夏、秋三季生产,地震时没有生产。如果超高温熔炉作业时地震,造成坍塌将会爆炸,后果将不堪设想。”潘厂长长吁一口气,庆幸的说。

  震后最艰难的是停水停电,无法正常生活,是芦山县台办的领导来看望了我们,送来了水、牛奶、干粮等生活必需品,让我和员工们倍感温暖。部分房屋开裂,余震不断,不能在房间休息,厂区内有部废弃的旧车,潘厂长只好每天在车上过夜。

  与灾区员工互相帮助 共度时艰

  在两个车间之间带顶棚的过道上,记者注意到摆放有三张床铺。潘厂长介绍说,这是厂里车间主任杨虎一家在这里临时休息过度的。原来,杨虎一家六口人,他的妻子,他的母亲以前都在厂里上班,地震造成他们家房屋倒塌不能居住,周围邻居都是搭建的简易帐篷,老潘就让杨虎一家临时搭床住在这里,做饭就在未受损的公司食堂。

  谈话间,杨虎的妻子和母亲正背着发放的方便面回来,热情的与我们打招呼,她们说,多亏了潘总帮助,我们也算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

  潘厂长告诉我们,杨虎一家住进来挺好,偌大的厂区就他一个人留守也有些孤单,和过去的员工一起,可以谈话聊天,生活上也好有个照应。采访中,我们明显感觉到,在芦山生活工作六年的老潘已经融入到当地生活中了,把杨虎一家当成了自己的亲人。

  坚守芦山恢复重建 潘总能说有信心

  尽管震后恢复重建、电力供应等还有些时日,潘厂长说一定会坚守在芦山,看好工厂。“当初我们来的时候,芦山给了我们很多照顾。协调用地、为我们保障用电,以及最优惠的政策,这么好的投资环境,我们没有理由不继续留下。”

  困难只是暂时的,我深信在这边会发展得更好。

  记者见证感人一幕

  抗震军官兵心系老百姓,为台商搭建帐篷

  因当天下雨,气温下降,潘厂长和杨虎一家露天夜宿让记者很担心。采访结束后,就在我们离开时,看到厂区外的街道上搭满了帐篷,我们猜测,这可能就是成都军区驻芦山县抗震救灾指挥部驻地,帐篷是应该是官兵休息的地方,记者随即灵机一动,何不向解放军求援呢!经过一番周折,我们找到了一位正在指挥布置工作的首长,后来得知他是川藏兵站部尹洪副部长,我们说明来意,尹副部长得知是一位台商受灾后,立即答应,并马上布置给一位他叫刘处长的军官,刘处长随即将一顶军用帐篷派纪军教导员带领战士们送至厂区内,20几名战士娴熟快速地撑好支架、搭上顶棚、栓紧绳索、搬来预制水泥墩压劳,很快就把帐篷搭好了。

  这一刻似乎来的太突然了,像做梦一样,帐篷就这样瞬间搭建成了,战士们又把潘厂长和员工们这几天露宿在外面的三张床铺搬进帐篷里,摆放得整整齐齐。潘厂长和杨虎一家激动不已,连连向战士们道谢,一旁的老潘也禁不住热泪盈眶,他握住战士的手说,感谢你们,感谢解放军战士对台企员工的关心。

  我们想这是军用帐篷,用完后得还给他们,所以就了留下联系方式,不然连他们是谁都不知道。(中国台湾网特约《两岸关系》杂志社驻四川记者站 韩蕊 邓明明)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两岸新闻 台湾新闻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