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新闻  >   正文

中国进入“芦山时间” 让我们这样参与救援

2013年04月24日 09:18 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让我们这样参与救援

  别觉得使不上劲,每一点带着家国理想的建设都有的放矢,虽然我们不在震中一线,但其实谁都没有离开过那里。

  中国进入“芦山时间”,每个人都与雅安同在。

  从灾区传来的每一点信息:一个生命的殒灭、一条救援道路的打通、一支医疗队伍的进驻、一批救灾物资的运达、一个受伤女孩的微笑、一位遇难母亲的姿势、一声新生婴儿的啼哭,都紧紧牵动着数十亿人的心弦。

  每个人都恨不得自己就在现场,亲自辨寻来自废墟下微弱的呼声,亲自将食物和药品手提肩扛,亲自打通生命的通道,亲自挖掘救命的水源,亲自照顾每一个惊慌失措的老人,亲自安抚每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孩,在担架旁紧紧握住那些冰凉的手,在简陋的手术室内听到一个人重新恢复心跳……

  但是,即使参与救援的热望如此难以抑制,我们也明白,不能所有人都奔向现场。三天以来,虽然不占道、不挤占通信资源、“让出生命之路”已经成为舆论共识,但仍有私家车和社会车辆开进抗震救灾应急通道。虽然,政府与民间齐声呼吁不要冲动地进入灾区“志愿服务”,仍有大量没带任何食品和户外用品,只凭着一腔热情进入灾区的大学生。新闻报道显示,芦山县龙门乡抗震志愿者总指挥最多的一天就劝退了1500名志愿者。越来越多的事实告诉我们,让路也是救援,减负也是帮忙,冲向一线的热情展示了一个社会的伦理温度,而不盲目的热情,更能体现一个社会的理性高度。

  让我们这样参与救援。走向献血车,选择捐款捐物的平台,这是最日常、最“不新鲜”的援助,却是经验里正能量最大、负影响最小的方法。请选择那些有着成熟救灾、援建、物流经验的公益平台,因为我们的选择本身也是对资源的梳理和整合。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