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新闻  >   正文

雅安地震中公民意识之变:不去灾区你还能做什么?

2013年04月22日 15:53 来源:齐鲁晚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雅安地震中公民意识之变:不去灾区你还能做什么?

  4月21日,救灾沿途,村民提供了热乎乎的开水和稀饭。特派记者 陈文进 摄

  不去灾区你还可以做什么?

  ——雅安地震中的公民意识之变

  很多人年幼时,常会经历一种“生长痛”:长骨增长迅速,牵拉小腿肌腱而发生的疼痛。

  这种疼痛无可避免,是一个人成长中所要经历的阶段。

  而有时,社会前进的脚步也必须要忍受这种成长痛。

  每一次灾难,都会让我们这个社会度过一个成长期。尽管这种代价过于残忍不安:逝者用生命,让生者在下一次面对灾难时,明白并学会,自己能做的可以更多。

  在这里,我们忍住悲痛、屏住悲伤,静静地向西望向雅安,并试图观察在这一场灾难中,我们所处社会的变化,那些从容与坚强、坚韧与包容,清醒与理性的变化。

  尽管有些变化可能极其细微,还有更多的不变让人沮丧失望;尽管我们仅有的一天多的观察过于仓促而紧张,甚至片面,但总有让人欣慰的:经历过生命的失去,变化虽然或明或暗,却终究还是来了。

  一切就像是,想要抵达黎明,必须勇敢地穿越暗夜。

  那个叫“五星村小孩”的小孩

  人性关怀:不展示伤口、伤痛也是一种灾难态度

  这一次,没有太多的逝者出现在各种镜头里,出现在公众面前。

  人们更关心的是那些逝者的名字。

  和以往的争议与催促不同,在第一时间,地震遇难者名单被陆续公布了出来。

  有些逝者,名字拼写并不准确。而有的孩子,只有小名和昵称,甚至只是“五星村小孩”这样一个代称。

  但至少人们能够知道他们是谁。77岁的何秀国是在买菜路上倒下去的,一块砖头击中了他的左后脑。芦山县清仁乡的王美,被人们从废墟中挖出时,紧紧抓着女儿李媛媛的手。媛媛生前的愿望是长大了做一名老师。

  地震发生后不久,公共舆论空间里,在默默地集中这些逝者名单。

  静静地读一遍这些名字,知道他们是怎么离去的,这就足够了,这是最好的纪念。

  我们看到了充满温情的关注。不展示太多沾满鲜血的身体,不展现极度绝望的眼神。不需要充满压迫感的刺激,不必要突出残酷、残忍的镜头和图片。这一切,在这一次更少地出现。

  还有更多的。有的微博平台早早就打出微博寻人的专题,有的网站,在图片报道里特意注明:以下图片会引起不适,请谨慎观看。更多出现在公众面前的图片和镜头里,刺眼的鲜血和残缺的伤处,被打上了马赛克。

  日本媒体在日本大地震中的报道里,看不到过度的泪水和哭天抢地,看不到太多的哭泣和死者。冷静可以让人收敛焦躁,学会思考和判断。

  五年前的汶川,部分媒体记者收获了“为抢新闻不顾灾民感受”的评价,浮躁与煽情,为人诟病。消费苦难和伤痛,绝不是一种关怀的姿态。

  其实,在所有的灾难里,最应该尊重的是人和人性。

  这一次,我们明白,不展示伤口和伤痛,也是我们面对灾难、展示关怀的一种态度。

相关阅读:

[ 责任编辑:芮益芳 ]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