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笔下美丽静谧的“边城”——湖南湘西凤凰古城正遭遇现实的困窘:一边是愈来愈有名气的“中国最美小城”游客数剧增,一边是过度开发带来的旅游发展乱象。
作为规范景区管理的一剂“强心针”,当地政府决定自4月10日起施行门票“新政”:凤凰古城将原来免费的古城景区和南华山神凤景区合二为一“捆绑销售”,向游客收取148元人民币的门票。
这意味着,曾经被驴友钟爱的凤凰古城将告别免费时代。今后,非凤凰当地人想要踏进古城,就需要交纳“进城费”。
从“凭票进入景点”变成“凭票进入景区”,给游客和景区带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国内景区频频掀起“涨价潮”的情境下,凤凰古城推行的门票“新政”似乎并不顺利。
且不说网友及众多自由行游客对此种“捆绑销售”的不买账,导致网上批评声不断,“新政”实施后散客数量急剧下降;“新政”的实施更直接影响到凤凰古城商户、居民的切身利益,经营收入急剧下降,进入古城带来诸多不便,甚至引发了11日的聚堵与停业抗议现象。
不可否认,随着市场化的开发与旅游的快速发展,凤凰古城的今天确实令人堪忧。近十年间,这座历史古城的商业气息愈来愈浓,人文气息愈来愈淡,欺诈游客、无证拉客、违规操作等现象由此衍生。
整顿管理已成凤凰旅游发展绕不开的“课题”。但这似乎并不能成为凤凰古城收取“进城费”的必然理由。业内人士认为,景区应依靠良好的环境吸引大量游客,通过吸引游客拉动地方消费,多元化发展。靠“门票经济”增收只会窄化发展;反之,则会拓展旅游市场,提升城市人气与形象。
以杭州西湖景区为例,自2002年10月起即免门票,不仅刺激了消费,提升了旅游品质,总收入增长提速。西湖免费开放前,杭州一年的旅游总收入是549亿元,去年这一数字达到1191亿元。
对这座过去以散客为主的旅游古城而言,其开放、朴实、闲适的人文气息已成为其多年沉淀的内在魅力。若用冰冷的验票机来“封城”,不仅将使其魅力指数下降,更可能使其发展走入“圈地”发展的误区。
当舆论一边倒地批评凤凰走入“门票经济”误区时,当地政府一再强调,此举是为整合经营规范管理,为了凤凰县旅游业的长远发展,“毅然选择改革是必要的、必然的”。
对于目前下降的旅游人数,政府与经营方均乐观地认为,这仅是暂时现象。而门票“新政”却是凤凰“涅磐”必经之路。
同时引发外界关注的是,在实施“一票制”方案前,作为凤凰古城门票调价的主要推动者,凤凰县政府就以土地入股占49%股权的形式组建公司参与景区经营管理。原本应该承担保护古城、监管旅游产业发展角色的政府“介入”其中,让外界不免担心。
如今,凤凰古城已恢复正常旅游秩序,门票“新政”依旧推行。官方表态,目前家庭旅馆、古城商铺、从事拉客人员及沱江河下游农家船,是当前利益调整中矛盾最大的群体,他们将多举措予以疏导。
然而,对这座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历经300多年风雨沧桑的古城的未来,不少有识之士却仍不免担忧。如果吸引游客的仅仅剩下外在的楼阁山水,抑或重新油漆伪装的吊脚楼,凤凰古城有一天失去的可能会更多。因为,对于一个看似游客没有决策权的门票“新政”,他们最终会用脚来投票。(记者 刘双双 刘柱)
[ 责任编辑:黄艳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