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16日电 3月14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来自中国各地的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用他们手中的选票证明了民心所向、众望所归——习近平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习近平在去年11月15日的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现在又担任了中国国家主席和中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职务,成为中国党、国家、军队的最高领导人。
如潮的掌声在万人大礼堂长时间响起……
掌声中,习近平起身,向代表们鞠躬致意。任期届满的胡锦涛与习近平亲切握手,相互致意。
习近平是继毛泽东、江泽民、胡锦涛等领导人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位国家主席。
在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当天,习近平在同中外记者见面时郑重承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将肩负起对民族、对人民、对党的责任,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4个月来,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以稳健扎实、积极进取的姿态推进各项工作:从提出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到强调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从宣示从严治党、从严治军到誓言强力反腐,从出台中共中央政治局八项规定到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从重申中国和平发展理念到强调中国发展是世界的机遇,一项项重大举措陆续出台。
……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赢得了党心军心民心。媒体评称:中国新政,已见雏形。
自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2012年11月29日,中国国家博物馆迎来一批特殊的参观者——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仅15天的习近平和他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事们。以表现中国近代以来奋斗历程的展览为背景,习近平向13亿中国人民勾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从治党治国治军到内政外交国防——这位从中共组织体系中“细胞”一级的大队党支部书记起步,在不同地区和多个岗位经受历练的领导人,既继往开来又开拓进取。他对世情、国情、党情的准确把握,对机遇挑战的清醒认识和带领人民实现中国梦的高度自信,给外界留下深刻印象。
中国共产党是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领导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在带领中国走什么样的路这个问题上,习近平展示了他的坚定自信——“我们的制度必将越来越成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将进一步显现,我们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我们就是要有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习近平在新进中共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他强调,要“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首要政治任务,就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精神,为实现中共十八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为此,他提出要抓好六个方面工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实践;全面推进建设小康社会各项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深化改革开放。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习近平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依法治国提出了更高要求。”他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实施30周年大会和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会上都强调这个问题。他说:“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领导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他反复强调,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打铁还需自身硬。”甫任中共新的领航人,习近平就指出:“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
奢糜之始,危亡之渐。习近平用“亡党亡国”来警示腐败问题的巨大危险。从中共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对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出战略部署,到中共中央政治局针对党员队伍建设进行专题研究,从提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到要求党员干部“心中要有敬畏,知道什么是高压线”,习近平从严治党之策清晰有力,打“虎”灭“蝇”之志坚强如“铁”。一系列直指沉疴顽疾的措施密集出台,一批涉嫌违纪腐败的官员受到依法查办。
习近平第一次赴外地考察,就选择了广东。外界解读,习近平来到中国改革开放中得风气之先的地方,是要向世界发出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强烈信号。习近平说:“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
在广东重走邓小平20年前的考察之路时,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反复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
转变政府职能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届二中全会上深刻指出,转变政府职能实质上要解决的是政府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重点是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即哪些事应该由市场、社会、政府各自分担,哪些事应该由三者共同承担。他还着重强调,不论政府职能怎么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都不能变。中共十八届二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方案,在完善行政体制机制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更快发展。在推动发展问题上,习近平特别强调:“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是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国经济总量已跃居全球第二。对于未来的经济发展,习近平指出,必须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期间,他特地参加科协、科技界委员联组会议。他在讨论时强调,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综合国力竞争中,要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作为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高度重视军队和国防建设。“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对如何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习近平有着清晰的战略思路。去年12月初在广州战区考察时,他要求广大官兵牢记:“坚决听党指挥是强军之魂,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强军之基。”在兰州军区视察时,他强调,要确保部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担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以来,习近平相继视察了陆军、海军、空军、二炮和武警部队。在破浪航行的战舰上,在炮声隆隆的演兵场,在整洁的连队宿舍楼里,习近平登甲板、进舱室,上战车、到班排,察看装备设施,观摩实战演练,详细了解基层官兵学习、训练、生活情况,认真听取基层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在广泛调研、深入思考、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鲜明提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国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中国加强国防建设的目的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保障国家和平发展。习近平强调,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将信守“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的庄严承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
去年底,在会见来京述职的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崔世安时,习近平重申中央对港澳方针政策不会变。他还表示相信,具有强烈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广大港澳同胞,一定会同全国人民一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在推进两岸关系方面,上月底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一行时,习近平强调了3个“充分信心”——我们有充分信心继续坚定不移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有充分信心克服各种困难开辟两岸关系新前景,有充分信心同台湾同胞携手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真诚希望台湾同大陆一道发展,两岸同胞共同来圆‘中国梦’”。
对世界来说,习近平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对习近平来说,世界也不是一个陌生的舞台。
习近平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从上世纪80年代起,在主政地方的20多年里,他为了推动地方开放发展,曾到过60多个国家和地区,学习先进经验,寻找合作机会,广交各方友人。
2008年担任中国国家副主席后,习近平出访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足迹遍及五大洲。5年的丰富外交实践,锤炼了习近平处理复杂国际事务的能力,展示了他自信务实、睿智开放的形象,也为他赢得了很多朋友。
具有宽广国际视野的习近平认为,中国与世界已成为利益共同体,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放眼全球,他指出:世界繁荣稳定是中国的机遇,中国发展也是世界的机遇。中国不仅是合作共赢的积极倡导者,更是合作共赢的切实践行者。合作共赢、互为机遇的理念给国际社会吃了一颗“定心丸”。
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习近平的第一场外事活动是会见在华工作的外国专家。他认真听取了专家们对中国发展的看法和建议。他说:“国与国友好的基础是否扎实,关键在于人民友谊是否深厚”,“我们的事业是向世界开放学习的事业”,中国将“更加注重学习吸收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同世界各国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媒体认为,这次会见表明,习近平重视人民友好往来,重视各国相互学习。
外界注意到,在习近平频繁的外事会见中,包括了来自美国、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和联合国、非盟、上海合作组织等国际和地区组织的客人。在不同外交场合,他都在不断重申中国和平发展的理念。在今年1月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就十多次提到和平发展,指出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战略抉择,要增强战略定力。他强调,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其他国家也都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只有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各国才能共同发展,国与国才能和平相处。
同时,他也明晰划定中国维护核心利益的底线,“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习近平“强势而不强硬”的表述为未来中国外交定下了基调。
情怀——“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当选总书记后的首次公开讲话,鲜明宣示了他带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坚定决心。
他坚信,“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誓言“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他看重“人民的力量”,指出“中国的事情,既要靠党和政府,也要靠13亿人民”。
“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始终牵挂着贫困地区群众的冷暖。为了看到“真贫”,为了研究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路子,他三赴外地考察,每次都特意到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贫困家庭去看望和调研。他和困难群众盘腿坐在炕上拉家常、询问生病的群众吃什么药、相互搀扶着走在雪地上的亲民形象,和“咱们一块儿努力,把日子越过越红火”的质朴语言,都深深印在人们脑海里。
他的亲和、细心,让接触过的人记忆犹新:“习总书记没有架子。他像咱老百姓一样说话。”69岁的河北农民唐荣斌回忆说,总书记和我聊了半个小时,“他让我打开电视,问我能看几个台,还问我家里的电话能不能打长途。他像个老朋友。”去年12月,习近平来到河北阜平骆驼湾,给村民带去了食用油、面粉等慰问品。
习近平十分关心一线劳动者。“知道大家节日不能休息,来看看大家!”2013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来到北京街头,在寒风中向地铁施工工人、环卫工人、街头巡逻民警、出租车司机拜年,给他们带去新春的祝福,询问他们有什么困难,政府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在地铁8号线南锣鼓巷站施工工地,习近平特地走进一间为农民工家人团聚安排的“夫妻房”,看望钢筋工范勇一家。他亲切地说:“来一趟不容易,看看北京的景点,好好团聚一下。”
群众之所忧,也是习近平之所想。一段时间以来,雾霾天气影响了我国许多地区,对人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习近平对此十分重视,明确要求务必下定决心,坚决治理,有关地方和部门要出台有力举措,引导和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应对,为实现美丽中国的发展目标作出应有贡献。
在世界艾滋病日,习近平特地来到北京一家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部,同艾滋病感染者握手交谈,和志愿者互动交流,了解艾滋病的预防和治疗情况,强调要全民参与、全力投入、全面预防,让每个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他注重广开言路,听取民声,虚心拜人民为师,虚心向内行请教。
在广州调研时,他专门召开座谈会,与广东省、市、区、镇四级政府和国有、民营、合资、独资企业的负责人深入交流,为开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听取各方意见。
与中国各民主党派亲密合作、肝胆相照,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去年底,习近平利用3个半天的时间,走访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共商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大计。对于大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总书记当场就给予答复,而且表示要推动,从这能看出中共中央对民主党派意见的重视和尊重。”在场的一位民主党派人士说。
4个月来,习近平主持了4次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先后邀请了多个部门、多个领域的专家和有关负责同志,就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问题听取意见建议。
1953年出生的习近平,今年也将步入人生的耳顺之年。这位中国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也要求全党能听逆耳之言,“要容得下尖锐批评”。他深深懂得:“要以人民满意为标准。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群众评议和社会监督。群众不满意的地方就要及时整改。”“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
风格——“在求实、务实、落实上下功夫”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在地方工作时,习近平常引用南宋诗人杨万里这首诗,提醒自己“常怀忧患之思”。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倒计时,怎样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治国理政的具体措施?深化改革开放已成为举国上下最大共识,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承诺,强化监督、拒腐防变怎样才能落到实处?
从阐述中国梦到宣示深化改革开放,从厉行节约到重拳反腐,外界看到了一个具有坚定信念、战略眼光、忧患意识和务实作风的领导人形象。
20年前,深圳曾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激励经济特区人加快发展,创造了深圳速度。现在,习近平以“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激励全党全国人民以实干托举中国梦。他反复强调,要在求实、务实、落实上下功夫。
他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领导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提高推动科学发展能力,切实改进作风,脚踏实地创造新的更大的业绩。
他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议定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十分具体,习近平说,“就是要从具体事抓起,才能落到实处。”中共中央政治局首先做起,各级党政部门、各级领导干部迅速跟进。
2012年12月下旬,经习近平批准,《中央军委加强自身作风建设十项规定》下发全军,其中在接待工作中“不喝酒”的要求令人印象深刻,被形象地称为“禁酒令”。
“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在中共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强调指出,八项规定既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我们改进作风的第一步。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整顿党风政风的决心和举措,令党内党外、举国上下为之一振。
“其身正,不令而行。”习近平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正官风,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他外出考察时,要求不封路、少扰民,轻车简从、简化接待,减少陪同、减少警卫,见真群众、摸真情况。他要求地方不能“导演”,不搞“培训”,不能为考察添置哪怕一个新板凳,绝不允许弄虚作假。他要求改进新闻报道,进一步压缩报道的数量、字数、时长。
——由于减少陪同车辆,他乘坐的中巴车常常都是座无虚席。有一次,另一辆车的人员误上了他的车,最后上来的一位工作人员只好“猫”着腰站到下一站。
——在深圳莲花山公园瞻仰邓小平塑像时,按照他的要求,景区不封园、不安检。莲花山上,游人如织。他乘坐的中巴车悄然而至,习近平下车后,与市民相伴而行,边走边与沿途的群众握手、交流。
——在河北阜平考察时,他跟陪同人员、工作人员在一起,吃同样简单的饭菜。他住的是县招待所的一个小套间,只有16平米,家具陈旧,卫生间磁砖开裂。当地人员歉意地说,本来是可以安排在附近一家条件好一些的旅馆的。他笑着说,这样就挺好,不必讲究。
——他会见美国前总统卡特后,新华社发布的消息比一条微博(140字)还短。
针对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餐饮浪费等各种浪费行为,特别是公款浪费行为,习近平在新华社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材料上作出批示,要求党政领导干部带头狠刹浪费之风。党风带动民风。全国上下掀起了勤俭节约之风,大吃大喝减少了,高档餐馆门前冷清了,抵制“舌尖上的浪费”成为“热词”,吃饭打包、杜绝剩饭的“光盘行动”渐然成风,蛇年春节成了最节俭的春节之一——“习总书记都吃自助了,你千万别浪费”……一时间,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成为一种时尚。
为防止走过场、一阵风,习近平再次作出指示,要求各项后续工作要跟进,抓住制度建设这个重点,以刚性的制度约束、严格的制度执行、强有力的监督检查、严厉的惩戒机制,切实遏制公款消费中的各种违规违纪违法现象。
中国梦,如今渐行渐近。正如习近平所说,“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 责任编辑:芮益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