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3年的“支柱产业”,到2010年的“房地产业不能作为城市经济支柱产业”,在模糊不清的身份定位中,房地产一路高歌猛进。居高不下的房价,频繁出台的调控政策,引发代表委员对房地产“定位”的热议。
代表委员细数房价上升“四大推手”
日前,一则“盘点十年房价”的微博引发网民热议,十年间全国城镇平均房价从2381元上涨到5791元,上涨143%。而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房价更是翻了几倍。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建筑工程总公司副总经理柳树林告诉记者,房价上升最重要的原因是土地成本居高不下。“目前土地出让金成本上升,加上营业税、增值税等各种税费,总共占房价成本的40%—50%,自然造成房价高位运行。”
人工、建筑材料等价格不断攀升,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房价上涨。全国政协委员司富春指出,近年来,劳动力成本、各种原材料价格一路攀升,从2008年至2012年,全国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幅12.6%,导致企业用工成本上升。
投资渠道狭窄,大量社会闲置资金涌入房地产,也是导致房价高涨的原因。“近年来,股市一直萎靡不振,从2008年的6000多点降至目前的2300多点。投资渠道过窄,剩余资金只好涌向房地产。”柳树林指出。
此外,持续的流动性过剩,也推动了房价高涨。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截至2012年末,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达到人民币97.42万亿元。“高房价的根源是市场中货币流通过多。”全国政协委员段祺华认为,要解决高房价,就要从源头上减少货币投放量。
政策含糊 定位不清
过去十年中,房价越调越涨。部分代表委员认为,这与房地产市场的定位不清有关,导致“调控”变“空调”。
2003年国务院18号文件首次明确指出:“房地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此后,房地产一路高歌、迅猛发展。
但到了2010年9月27日,国土资源部与住建部共同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用地和建设管理调控的通知》。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解读通知时表示,要切实解决各地对房地产调控的认识差异,房地产业不能作为城市经济支柱产业。
有代表委员担心,随着城镇化再次被热议,房地产的“支柱”还是“去支柱”化,必将再次成为讨论焦点,需要及时厘清。
房地产的消费品属性,还是商品属性,也是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房地产究竟是消费品还是投资品,每个阶段都不同。”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圣基伟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日红说,目前的政策取向,更多强调住房的民生性质,对投资则是“坚决抑制”。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院副院长窦晓玉表示,从当前政策取向来说,重点还是支持基本住房需求、首次购房需求的民生性需求,这是百姓“住有所居”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但房地产业也具有投资属性,这部分属性可以交给市场,通过征税等措施,实现社会财富的二次分配。调控应坚持“两条腿”走路,政府主要抓保障性住房建设,市场能解决的就必须交给市场。
戒除土地财政的冲动
房价屡调屡涨,深层次的原因,与一些地方过度依赖“土地财政”有关。统计显示,2010年,上海、北京的土地出让金均超过1000亿元,占当地财政收入的近一半。
“政府热衷卖地,抬高了房价;房价高涨,政府又有更多的税收,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柳树林说,“依靠土地财政不是长期行为,也不是健康行为,是一种类似‘毒瘾’的依赖症,必须下大力气戒除。”
“要改变靠房地产拉动GDP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找到替代产业。”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朱中一说,一些地方经济发展得好,产业经济发达,对房地产的依赖就小。
“随着国家调控力度不断加大,土地财政的饭碗越来越难端。”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随州市市长傅振邦告诉记者,随州已经形成了以汽车制造业为基础的特色发展方式,有规模以上企业77家,其中大部分是民营企业,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
海南一度以房地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直接的后果是形成了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房地产泡沫。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发改委主任林回福说,海南省目前农业占GDP的比重比较大,超过20%。房地产业占5.9%,比较正常。旅游业的比重越来越大,对GDP的贡献也不断增加。(记者王敏、何雨欣、吕晓宇、孙铁翔)
[ 责任编辑:芮益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