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央“八项规定”发布以来,全国刮起一股“舌尖上的风暴”,以“光盘行动”为代表的餐饮节俭新风劲吹全国。
遏制“舌尖上的浪费”,除了全民行动起来外,党政部门更应起带头作用。参加全国两会的政协委员们表示,一定要用制度规范公务接待行为,不能让公款吃喝浪费吃掉“民心”。
公款吃喝是“舌尖上的浪费”重灾区
近日,福建省莆田市交通运输局交通综合执法支队在一家私人会所一顿饭吃掉7064元的事件被媒体曝光,结算单上赫然可见河豚、蟹母、蚝母、八爪鱼等高档菜肴,人均消费近1000元。联想到我国贫困线标准为人均年收入2300元,这顿饭相当于贫困人群一家三口的年收入了!
“社会上食物浪费现象很多,但是公务消费、商务宴请是重灾区。点了一桌菜,只动几筷子,不花自己的钱不心疼!”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一针见血地说。
根据人民网发布的《“舌尖上的浪费”调查报告》,群众认为在不同的用餐场合下,浪费现象出现的情况也有所差异,其中商务宴请和公务吃喝的浪费现象最为严重。
“公款吃喝浪费,无疑是‘舌尖上的腐败’。”全国政协委员、新疆师范大学副校长牛汝极认为,违规违纪的公款吃喝不仅浪费了宝贵的食物,更是吃掉了“民心”。
为什么管不住“一张嘴”?
中央针对公务消费有明确的规定,但公款吃喝为什么就是管不住呢?对此,《求是》杂志社研究员黄苇町认为,首先是观念上的原因,很多政府官员认为贪污、受贿有罪,但公款吃喝不算犯罪。其次,目前财务制度还不够严格,例如有些单位平时高档消费在饭店挂账,开大会时再把餐费打入会议费,在财务上就看不出每次高档消费的金额。
“另外也有面子的因素,好像不请吃高档饭就显不出诚意来,喜欢讲排场。”牛汝极委员分析。
中央发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号召后,各地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一些公款吃喝转向了私人会馆、机关食堂等隐蔽场所。
在北京市广安门外手帕口南街有一家装修颇为豪华、雅致的会馆,但周围的环境很一般,只有进了大门、深入会馆内部才能发现里面“别有洞天”。据一位在此吃饭的人士向记者透露,现在公款吃饭都喜欢找这种隐蔽地方。
全国政协委员、华电集团总经理云公民认为,当前会风和吃请之风已有明显改观,但也有一些人只是在“避风头”,内心深处并没有真正把中央政策当回事,一旦制度建设没有跟上,公款吃喝浪费之风仍有可能抬头。
遏制公款吃喝浪费需三管齐下
在全国政协委员驻地的一家酒店,记者看到餐厅每个餐桌上都摆放着“按需取餐,践行光盘行动”的小标牌,餐厅没有酒类等饮料,餐标也严格控制。
“杜绝浪费,要从观念、制度、舆论上三管齐下、合力而为。”牛汝极委员建议,首先是更新观念,弘扬勤俭之风,特别是党政机关干部,必须以身作则,起带头作用。
其次,在制度上,对公务宴请要“约法三章”,科学界定公务接待的范围,制定严密、可操作的规定细则和标准,使各项接待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此外,要健全监督制度,让以往神秘的公务消费活动逐渐走到“阳光下”,使公款消费公开化、透明化。
“媒体的监督也很重要。”牛汝极表示,通过媒体曝光奢侈浪费行为,将对吃喝歪风起到极大的震慑作用。
公款吃喝之风已为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牛汝极说,“奢靡之始,危亡之渐”,要全社会行动起来,形成遏制公款吃喝浪费的正能量。
[ 责任编辑:芮益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