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新闻  >   正文

两会前瞻:戒奢以俭清政风 中国且度数重关

2013年02月28日 17: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近来,中国上下戒奢以俭清风渐起。民意寄望此风长久,也忧从行动到习惯,从政策倡导到制度护航,水复山重。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大唐名臣魏征之语警示历代当政者。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召开,报告提出建设廉洁政治,要求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随后,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内容细致到“轻车简从”,“不安排群众迎送”,“不铺设迎宾地毯”....。.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会上强调,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不过月余,习近平再次指出,“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几日后,在《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材料上,这位新晋中共最高领导人又批示,“浪费之风务必狠刹!”

  新一轮清政风由此日刮愈紧。春节前,2013年全国人代会、政协会改进会风的15项和16项措施分别公布,地方各级陆续跟进。新春各类年会、团拜等应声而减。公益组织发起的“光盘行动”在民间风起云涌,社会风气随之渐变。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日前表示,餐饮领域奢华消费的势头初步得以遏制,高档餐饮企业的营业收入有所下降。抽样调查显示,北京高档餐饮业营业额下降35%左右,上海市下降超过20%,像燕窝、鲍鱼这类产品下降40%左右,鱼翅下降70%以上。

  如何从实、从细戒奢靡扬俭约?有民众担心中央决心大,基层落实少,制度、监督跟不上,作风转变无触根本。

  以“三公”消费(公款吃喝、公务用车和公务出国三方面的消费)为例,中国每年近万亿元人民币花费在此。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曾颁发多部文件、禁令遏制,各级地方政府也采取过一系列举措,但收效甚微。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教授范柏乃认为,“三公”消费愈演愈烈,原因有三:一是公共权力长期封闭运行;二是公共资源责任主体长期缺位,形成“不花白不花,白花谁不花”的结果;三是社会公众监督严重缺位,忽视了民间智慧和公众力量。

  政风涉及方方面面,清风可谓关山重重。一是制度关。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郑也夫认为,遏制政府机关铺张浪费,根本在监督政府财政预算。

  范柏乃则指出,中国财政预算管理体制存在明显制度漏洞,如预算编制范围不完整、科目编制不科学、追加频繁。“预算是法律,要强化预算的权威性、严肃性和刚性约束,预算收支程序法律化,明确预算收支的法律责任。”范柏乃强调。

  二是落实关。在官,从“随便吃”到“不敢吃”,乃“被迫之举”;在民,吃光盘中餐,才是自愿。舆论认为,措施具体、制度健全,都不如狠抓落实。若从雷厉风行的行政法律手段到春风化雨的文化浸润,最终使“不敢吃”、“不敢奢”变成“不想吃”、“不想奢”,政策可谓落到实处。

  三是监督关。“上级监督下级太远,同级监督同级太软,下级监督上级太难,组织监督时间太短,纪委监督为时太晚”,中纪委原副书记刘锡荣曾指出,群众、媒体监督官员、政府,这条路子一定要畅通,才能避免问题被捂在盖子里。

  决以此风度民心。2月初,习近平赴甘肃考察时再次强调,“使那些享乐思想严重、热衷于形式主义、严重脱离群众的干部,受到警醒和惩戒,用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凝聚党心民心。”

  两会召开在即,代表委员的建言献策能否推动中国政坛新风,民众拭目以待。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两岸新闻  台湾新闻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