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新闻  >   正文

政府天价采购很多是买卖双方合谋

2013年02月27日 08:05 来源:人民日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从根本上遏制“就买贵的,不选对的”,需要在公开透明的基础上,建立政府与市场的良性互动

  中国社科院一项调研显示,在采集的样本中,近八成政府采购商品价格高于市场平均价(见本报昨日第十一版)。如,一台市价2000多元的台式电脑,政府采购价竟高达几万元。

  连老太太到市场买菜,都会讨价还价、货比三家,中国改革开放已逾30年,却还有人买东西时“就买贵的,不选对的”,这实在让人深思。来自财政部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政府采购总额达到1.13万亿元。相对这样巨大的总量,浮出水面的“天价”,可能还仅是一小部分。

  要了解到底有多少钱被白花了、乱花了,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有专家申请采购信息公开,却遭遇重重阻力:在向24家地方政府财政部门提交申请后,有13家明确拒绝答复,其中10家竟称不掌握相关信息。

  申请公开尚且遭遇如此难题,主动公开的状况可想而知。花的是“公家的钱”,还可能存在台面下的利益交换,又缺少了阳光这个“最有效的防腐剂”,这恐怕是政府采购“买萝卜花人参价”的重要原因。

  管住乱花钱的手,不能只靠道德自觉。政府采购法规定,政府采购应当遵循公开透明的原则,但这一规定的落实情况却并不理想。在不少地方,除了必须公布的采购目录、招标中标公告等,商品型号、成交单价等关键信息,都被选择性忽略,所以才有某科研机关采购了天价打印机内存条后,“涉及特殊专业要求”的说辞。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