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腊月二十八乘飞机从北京至合肥,当日再乘汽车由合肥至妻子老家县城;
正月初三从县城返回合肥,再乘坐高铁至河北;
正月初六晚间由河北乘汽车回北京;
初七上班……
这是生活在北京、今年31岁的赵锐和妻子刚刚拟定的春节出行计划。此前他们一直在为“春节回家”的问题而烦恼:赵锐父母家在河北,妻子老家在安徽,元旦刚过,双方父母就分别向小两口伸出“橄榄枝”——过年一定要回家!问题是,两人都是独生子女,无论是回婆家还是娘家,另外的一家都将出现“万家团圆之时,老人独自打发漫长春节假日”的凄景。过年,究竟该回哪个家?
在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步入婚姻、城市化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当下,赵锐的苦恼也是当下很多年轻夫妇,特别是独生子女夫妇的“烦心事”。解决这个问题费思量,既甜蜜、又哀愁,更为时长40天、涉及数亿人的“春运大乐章”增添了一道耐人寻味的音符。
资料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大约有1亿左右的独生子女人群。如今,第一批独生子女早已长大成人,步入婚育阶段,“421”家庭模式越来越普遍,这不仅让传统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也给一些传统习俗带来冲击。在中国人传统观念里,春节的核心就是团圆,婚姻也要担负起侍奉父母、宗族承继的内容。于是,摆在80后独生子女夫妇面前的,不止是“回谁家”的纠结,更是转型期社会“家庭核心转变”的问题。
“我和妻子是2011年结婚的,平时都在外地,忙工作、忙小家,对老人照顾少,都想趁过年回老家在老人身边尽尽孝心,这两年一到春节,我们就为这个问题发愁,甚至起争执。”赵锐告诉记者,以前看到网上有夫妻为过年去谁家吵架离婚,觉得“不可思议”,现在也轮到自己身上了。
“我们新婚才一年,老家的亲戚朋友还没见过新媳妇,这次过年怎么说也应该回家走亲戚认个门。”赵锐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到大,看到妈妈从来没有去外婆家过年,这似乎是约定俗成的做法,“按照传统观念,儿媳在婆家过年天经地义。”
对思想和个性越来越鲜明的80后新媳妇们来说,有不少人不再愿意墨守成规了。张静怡说:“现在时代不同了,家里都是一个孩子,过年凭什么就去他家?”
记者在街头采访了多对80后小夫妻,男方大多认为,过年该带妻子回父母家;而女方多数却认为,“大家都是独生子女,应该每年轮流到双方家过年。”接受采访的夫妻中,大多数都表示“曾为过年回谁家而闹过不愉快。”。
夫妻双方各有各的理由,加上春节火车票飞机票都很紧张,赵锐也越来越焦虑。最终,为了让双方老人都不失望,也为夫妻间少些争吵,赵锐和妻子决定“两头兼顾”,两个家都回。
“飞机、高铁、汽车,基本上所有交通工具都用上了,我们还赶时髦分别体验了电话订票,网络刷票,”赵锐笑着说,这份计划平衡了双方老人,只不过出行成本高了,两口子来回奔波也比较累,“过年回来大概要吃半个月方便面了,没办法,与我们受这点累相比,老人盼我们回家都盼了一年了。”
回谁家过年”在微博和论坛上也引发了一番讨,不少作为“过来人”的网友纷纷支招。除了“轮流坐庄”“合成一家”之类较为常见的建议外,也有网友提出“最无奈的方案”: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新年过半,再回小家;或者不去婆家,不回娘家,两人一起,出去旅游。但赵锐两口子认为,麻烦是省了,但年味少了,亲情也会产生隔阂。
“过年图的是欢乐祥和,如果为回谁家闹不愉快,有悖于我们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往大里说,这不仅事关我们小家庭的和睦,更关乎社会和谐。”赵锐说。
[ 责任编辑:王怡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