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新闻  >   正文

年底“突击花钱”现象应抓紧治理

2012年12月09日 08:41 来源:新华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临近年终,面对没有完成的“财政支出任务”,“突击花钱”这个话题总是能够成为舆论热点,今年也不例外。

  舆论关注并非无风起浪。根据财政部公布的数据,今年前10个月,全国财政支出92736亿元,最后两个月中有超过3.1万亿元待支,约占全年支出总额的四分之一。如果考虑到2011年全国公共财政支出决算额超过预算额的9%,那么年底支出的钱可能更多。

  对于两个月内开支3万多亿元,一些专家解释为“集中支付”,称这是由现行预算体制决定的。其实,“突击花钱”也好,“集中支付”也罢,说的都是在年底前有限的时段内把年内预算资金花完。因为,如果年内预算资金结余,来年预算就可能被压缩。为了来年能够多要到钱,即使今年的预算资金明明可以结余,也要想方设法把它花光。

  当然,也有现行预算体制造成的客观因素。我国每年的财政预算以自然年为周期,而预算案提交时间为每年3月份,导致审查周期和自然年不同步,加上预算方法是以基数法为主,财政支出“以支定支”,这就造成了延迟支付和“集中支付”,使“突击花钱”在一些单位成了习惯。

  为什么财政预算周期与审查周期之间要有两三个月时间差,局外人自然很难弄清原委,人们关注的是“突击花钱”带来的财政资金浪费问题。近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采购windows8价格过高的消息就引起热议,虽然有关方面解释支出符合规定,但网上除了质疑还是质疑。这也不难理解,近年来屡屡见诸媒体的豪华采购、天价餐费等奢侈浪费事件,实在很难让大家对财政资金使用放心。人们担心的既有制度设计上的漏洞,也有操作上的问题,更担心个别官员利用预算管理漏洞铺张浪费甚至腐败。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