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中心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党组书记姜伟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朱之鑫,环境保护部部长、党组书记周生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杨志明介绍中国民生领域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中新社发 杜洋 摄
12日,十八大继续举行代表团分组会议,而十八大新闻中心却迎来了“民生日”。
当天下午,十八大第四场记者招待会的主题瞄准了中国的民生问题。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朱之鑫,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杨志明四位重量级官员,共同亮相答问中国民生。
为了能充分解答记者对于民生的关切,在简短的开场白后,记者会便直接进入答问环节。主持人王国庆说:“前面开场白非常简短,四个人只用了12分钟,保持良好势头,让我们的记者朋友更多的时间提问。”
四位官员就户籍制度改革、保障房建设、房地产调控、就业、收入分配改革、环保等与民生相关的热点问题,坦率作出回应。
就业是民生之本。当记者问及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对就业的影响时,杨志明坦言,经济增长放缓对就业的影响开始显现,“今年,高校毕业生近700万人,农民工和城镇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相互交织,给就业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
不过,杨志明更多的还是谈及中国为解决就业所采取的四项措施,并指出在中国这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对于就业问题的解决之道,“要下决心走出一条量的增长和质的提高同步发展的就业新路。”
“新一轮医改已经启动了三年,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被认为是十七大以来在改善民生领域的最大亮点。但是也有群众反映,实际感受并不明显。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有记者就“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向朱之鑫发问。
朱之鑫分析了其中的原因。他认为,一是城市特别是城市中的大医院看病还比较难、比较贵;二是医保水平还比较低与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保健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随即,朱之鑫谈了这个问题的解决之道。他指出,下一步医改要重点推动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三方面改革,“力争使90%的群众看病能够在县域内得到解决”。
“住有所居,居有所安”,保障房建设、分配和质量一直是公众关心的话题。面对这种关切,姜伟新也作出回应。
“中国城镇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应该说进展顺利。”姜伟新随后用一串数字作了解释。他指出,中央政府决定“十二五”期间要建设3600万套城镇保障性住房,2011年已经开工1000万套,今年开工了700多万套,明年计划开工数有可能在600万套左右。
对于分配管理,他坦承存在一定问题,并承诺“尽可能把分配管理工作做得好一些”。
有记者就提及近年来由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中国社会如此之大,想找一两个典型说明某种问题,那很容易。我们要做客观分析,从必然性和偶然性上来分析。”周生贤坦言,当前,中国经济社会事业已经大为发展,在环境方面正处在敏感时期。
随后,他直陈诱发这些事件的原因,指出下一步预防此类事件发生的措施,并表态:“今后,环保部门将积极主动配合有关牵头部门,全力以赴,在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时,做好社会风险评估。”他表示相信,“这些工作落实了,突发性群体性事件这种情况会相对减少一些。”
在约100分钟的时间里,四位官员回答了境内外9家媒体记者的提问。直面问题,坦陈工作中的不足,直击解决问题的关键,继续做好工作的诚恳表态,这样的话语在记者会上频现。
记者会结束后,意犹未尽的记者还堵住四位官员开了一场关于民生问题的“临时记者会”。在这个加场的记者会上,四位官员又对民生领域的问题作了进一步阐述和补充。
[ 责任编辑:吴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