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接受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独家专访。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 孟繁杰 摄
作为党的十八大代表,如何更好地履职尽责?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美欧各国频频出台经济刺激措施,甚至祭出贸易保护的旗帜,可提振效果依旧不够明显,原因何在?世界经济是否会变得更加动荡,新兴市场的光芒还能否持续下去?10月17日,党的十八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围绕相关热点,接受了本网记者的独家采访。他认为,作为党的十八大代表,要认真了解院情、国情、世情,在工作中真正起到共产党员的表率作用,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不确定因素增加的情况下,要用自己的学科专长,为我国的对外政策尽一份力量。
做好本职工作也是对党的贡献
记 者:张所长,您好!您作为党的十八大代表,能否谈谈应如何履职尽责?
张宇燕:党的十八大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作为党的十八大代表,首先要充分认识党代表的地位、作用,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党代表的一言一行彰显着党员队伍素质、代表着党的形象,只有以强烈的责任感和过硬的素质履职尽责才能展现出创先争优活动和保持党的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的成效,才能展现出我们党的形象和风采,进一步增强我们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只有学好党章和有关重要文献,深入领会和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水平,才能审议好十八大文件、领会好十八大精神,才能完成好大会各项任务。
这次能当选党的十八大代表,我觉得非常光荣,也深感责任重大。在此,我非常感谢院里广大党员对我的信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严格按照党章要求,尽到一个党员的职责。我将从政治和大局的高度思考问题,把履职尽责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背景下来思考,放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下来谋划,放到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中来推进,把注意力集中到谋全局、议大事上来,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十八大精神上来;要以实际行动作出表率、树立形象,带头遵守和贯彻党章,从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带头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中央决策。要在密切联系群众中增进感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把广大党员群众的聪明才智凝聚起来,把广大党员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反映上去;要以严明纪律履行职责、行使权力,严格遵守党的各项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昂扬的精神状态参与各项议程和活动,以实际行动展示社科院广大党员的精神风貌和政治觉悟。
我是做国际问题研究的,在今天这样一个错综复杂的世界里,中国经济迅速成长、发展,行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机遇和挑战。胡锦涛总书记在7月23日的重要讲话里专门谈到当前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是谈到来自外部的风险前所未有。这等于是给我们研究国际问题的人提出了具体的方向和要求,也就是要了解外部风险,化解外部风险,特别是要利用风险或挑战来使我国的国家利益最大化。如果成功化解了风险或迎接了国际挑战,那我们就抓住了机遇;如果抓不住机遇,那么就会面对更严峻的挑战。机遇和挑战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的。具体到我们每一个人,就要做好本职工作。我在我们研究所经常讲,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在对社科院、对党、对国家作贡献。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还将继续加强学习,认真搞好调查研究,了解世情、国情、院情和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在工作中起好表率作用,拓宽党代表履职尽责的渠道,丰富党代表服务群众的内容,提高党代表参政议政能力,在大会召开期间正确行使民主权利,积极建言献策。
全球经济增速明显放缓
记 者: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夕,7月23日,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全面分析了我国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全局的一系列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回答了我国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您作为研究世界经济专家,怎样看待目前中国面临的国际经济形势?
张宇燕:把握世界经济的态势,我们可以依据五个指标来分析。
第一个是全球经济的增长速度。由于欧债危机久拖不决、美国“财政悬崖”日益逼近、新兴经济体转型艰难等因素的影响,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本月公布的数字,今年全球产出增长率大约只有3.3%。一般来说,全球经济年增长速度如果低于3%,就算出现了衰退。可见,今年世界经济表现不佳。具体来看,美国今年的增长率约为2.2%,欧元区则可能是-0.4%;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速也会下降,今年大概在百分之五点几,在过去3年中,每年降低一个百分点。
第二个是通货膨胀。今年全球通货膨胀情况总体来讲稳中有降。但需要注意的是,通胀率不是越低越好,因为通常它是与整个经济低迷联系在一起的。另一方面,随着美国第三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出台和欧洲央行推出不限量购买债券的OMT,即直接货币交易,流动性势必大幅度增长,通胀率的未来走势并不乐观。
第三个是失业率。多年来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发达经济体的失业率始终居高不下。美国的失业率今年大概平均是8.2%,虽说比去年和前年有所下降,但仍处于历史高位。如果考虑到劳动参与率的下降,美国的实际失业率应该在14%左右。欧元区的情况就更糟糕了,其失业率连续3年都在10%以上。
第四个是贸易。3年来,全球贸易增长速度的放缓态势非常明显:2010年是 12.8%,2011年是5.9%。世贸组织本来预测今年贸易增长可能达到两位数,但最新预测则大幅下调至3.2%。这有点超出想象。贸易增长下滑,贸易保护主义自然会抬头,投资也会受影响。据最新发布的《世界投资报告》,今年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也低于70%。这比2007年的峰值低20%。
第五个是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在这方面,我们马上想到的是欧债危机。但数据显示,欧元区当年债务占GDP的比重,2010年是6.3%,2011年是4.1%,今年只有3.2%。而美国是多少呢?2010年是10.5%,2011年是9.6%,2012年是8.1%。日本跟美国的情况差不多,连续3年债务占GDP的比重都超过9%,今年很可能超过10%。可见,不仅仅是欧洲有问题,整个发达经济体的债务问题都很严峻,且短期内还很难得到解决。
至于明年世界经济的情况,我的看法是将会比今年稍微好一些,经济增速高出0.5到1个百分点的可能性比较大。
如果要概括当前的国际形势,从经济上看,就是全球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从全球治理角度看,就是总体进展不大但局部有亮点,比如说今年在印度召开的金砖国家首脑会议后发布的《德里宣言》中,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就完整地提出了自己关于未来全球治理的构想。从国际政治角度看,是整体稳定的同时冲突加剧,比如说叙利亚冲突。
美欧流动性扩张或使债务货币化
记 者:胡锦涛同志7月23日讲话指出,综合分析当前国内外形势,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此,有分析人士警告,受欧美经济和金融环境“不确定性”影响,亚太地区经济放缓的风险可能比预期的要大,历时也可能更长。您对此分析怎么看。
张宇燕:各种外部和内部问题都可能让亚太地区增速放缓,如资本流动的突然加速或放缓、发达经济体增长持续低迷、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国内积累的长期问题发作和不适宜的经济政策等。总体来看,亚太未来的增长会比过去10年有所放缓,但仍会比欧美增速高出4到5个百分点。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和印度经济在未来10年大致会维持一个中高速增长,比如7%和5%以上的增长率。
记 者:巴西财长曼特加不断抱怨,发达经济体的过度宽松措施给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带来很大的通胀压力,是在发动“货币战争”。
张宇燕:确实,美国第三次量化宽松和欧洲央行的“直接货币交易”等非常规货币政策,很可能导致全球流动性的增加,并将对全球物价水平特别是初级产品的价格、资本流动、汇率变动等产生很大影响。这对中国有一个更为明显的影响,就是外汇储备的保值问题。一些美国经济学家曾主张要把通货膨胀率推到5%以上,以此来化解美国的债务问题。因此,美欧流动性扩张的背后是不是有债务货币化的目的,尤其值得我们警惕。
大宗商品价格的未来走势是影响通胀的重要因素。它主要取决于两种基本力量的角逐:一方面,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态势在需求层面不足以支撑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另一方面,美欧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却在不断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输送动力。例如在能源问题上,中东局势突然失控和美国油气资源开采技术突破及广泛使用,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能源价格。今年有一件事情值得注意,即美国能源有走向相对独立的趋势。如果美国坚决走积极开发和有效利用页岩气等传统能源的道路,其地缘政治选择亦会发生变化,对此我们需提前应对。
面对欧债危机美国心情复杂
记 者:十六大以来,面对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国际方面,有人认为欧债危机是美国在背后操纵,因为美国不希望看到强大的欧元区出现。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张宇燕:我觉得美国的心情很复杂。因为美国和欧洲的经济关系非常密切,相互之间的投资、贸易、金融往来非常密切,一旦欧洲出了大问题,美国也受不了。从这个角度看,美国也希望欧洲能够发展,能够稳定,这是积极的一面。
消极的一面是,欧洲如果真正强大起来,会跟美国形成竞争。一方面在传统的竞争领域,比如贸易、市场份额、高科技等等会竞争;另一方面,它们之间更重要的竞争存在于国际规则的制定方面。有些欧洲的经济学家明确跟我们讲,世界上有三种力量,第一种是经济实力,第二种是军事实力,第三种是全球治理实力。经济实力欧洲总量还可以,但是未来不在欧洲这儿。军事力量欧洲基本上不行了,但是全球治理在欧洲这儿。欧洲要为全球确立规则。你从中可以看出,欧洲人希望未来能够主导国际规则的制定,而国际规则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它是非中性的,就是同样的规则,对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企业意味着不同的事情。绝大多数国际规则对制定规则的国家有更多的好处,其他的国家好处少一点,甚至是有损害的。他们希望通过规则的制定来保持自己的影响力。
所以,我觉得美欧之间的关系千丝万缕,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大家都连在一起,相互依存度非常高,有竞争的一面,也有合作的一面。今天的世界就是这么复杂。
美国从来没有离开过亚太
记 者:胡锦涛同志在强调我们要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时候,还提了一个重要要求:要抓住和用好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其中,周边关系十分重要。目前南海和东海问题与美国重返亚洲太平洋有何关系?
张宇燕:美国重返亚太是今年讨论特别多的问题。我想说的是美国越来越关注亚太,这是事实,无论从美国领导人的讲话,军事部署、军事演习等等都能看出这一点。美国以前是被菲律宾赶出去的,现在又回来了,又回到那些军事基地了,而且越来越重视,也有一些举措。
另外一点,我要强调,美国从来没有离开亚太,只不过现在是以一种更重视的姿态出现了。从某种程度上你可以说美国重返亚太,也可以说长期以来亚太一直是美国的重点。
美国更关注的还是亚洲的合作进程,特别是东北亚的合作,也就是中日韩的合作。中国和日本去年的GDP加在一起是13.2万亿美元,欧元区17国是13.1万亿美元,中国和日本已经超过了欧元区的GDP总和,如果再加上韩国,其经济规模便接近欧盟。照目前的发展速度,再有一到两年,中日韩的GDP就有可能超过美国。从地域上看世界的格局,三足鼎立的局面从未像今天这样明显过。刚才讲了欧洲和美国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如果亚洲真正成为合作较为紧密的经济区,那绝非美国、欧洲所乐见。多极化世界虽然是大的趋势,但是有些人并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有的经济学家说,中日韩的合作是美国的恶梦。这也要求我们在看问题时,包括看最近的领土、领海争端事件时,要看得更远一点,要有大局观。
[ 责任编辑:芮益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