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日,杭州市新颁布的《杭州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因对外来人口提出了高中学历要求而广受质疑。
这项旨在为流动人口享受同城待遇提供法律保障的规定却被指是一种“变相歧视”。围绕条例产生的质疑和争议再次将公众引向已备受诟病的户籍制度。
“城里的月光,把梦照亮……”多年前许美静的一首歌,唱出了外来务工者的心声。他们千里迢迢背井离乡走进城市,只是希望城市的霓虹灯能让他们的生活改变。这些人不甘于一辈子被禁锢在贫瘠的土地上,做一个城市人是他们的梦想。
但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扎根并不简单。这过程中的诸多限制,往往让外来务工者在转了一大圈之后很可能再次回到农村。
日前,杭州市新颁布的《杭州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因对外来人口提出了学历要求而备受质疑。新规中规定,流动人口想申领《浙江省居住证》,除要有稳定工作、无犯罪记录等条件外,还必须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新规是为流动人口享受同城待遇提供了法律保障,还是一种“变相歧视”,人们莫衷一是。但可以肯定的是,杭州居,大不易。
被学历击碎的城市梦
事实上,浙江省从2009年就开始实行居住证制度。在当时,这项制度被认为是对户籍制度改革的重大探索。因为从暂住证到居住证,虽然字面上仅一字之差,却意味着对流动人口从“治安管理”到“社会服务”的重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