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统筹兼顾的“府谷经济学”

时间:2012-06-15 14:04  来源:人民日报

  开栏的话:在各地走访调研时,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基层有鲜活的实践,基层有深刻的理论。这些植根于地方具体情况的探索,往往有普遍性的意义;而一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困惑,也经常折射出一般性的现象。为了更好地聚焦基层、发现基层,我们推出“评论员观察”栏目,让基层的探索者与观察者对谈,从微观治理观照宏观中国,以末端治理助推顶层设计,更好地发挥党报的治国理政重要资源作用。

  本期介绍的府谷县,位于陕西省最北端。近年来,从煤炭资源的开采利用,到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从15年免费教育,到颇具特色的医疗改革,府谷在经济社会发展上,都颇多亮点。政府规划发展布局、民营经济市场化运作、公共财政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社会建设,政府、市场、社会各司其职、良性循环,形成了耐人寻味的“府谷现象”。

  养老补贴能为农民增收多少、大病救助怎样避免因病致贫、民间慈善政府如何四两拨千斤、环保投入能产生多大综合效益……在府谷采访,你会发现当地时刻都在“算账”。

  家家都有一本账,政府也不例外。只不过与普通家庭相比,政府的账本无疑更大更厚罢了。而政府有什么样的“算账哲学”,如何处理“政府账本”与“百姓账本”的关系,直接体现着党的执政理念,决定着政府的治理成效,关系到一个地方的稳定和谐大局。

  这几年有一个流行说法,就是一些地方政府的“公司化”倾向。具体表现是,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特别是把财政收入增加作为最高动力,GDP成了政府的“营业额”,财政收入成了政府的“利润”。表面看,政绩考核的数字漂亮了,实际上,不过是表面光鲜而已——

  如果只热衷于大手笔的“形象工程”,对背街小巷的改善却懒得理、不屑做,谁来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如果抱守“GDP崇拜”,而不管它是黑色、血色或是灰色,如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承担起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如果赤膊上阵与民争利,又如何谈得上一心一意为民谋利?这些年来,一些地方为了局部利益对中央政策选择性落实,一些地方陷入土地财政引发强拆事件,一些地方为了追求短期增长而寅吃卯粮、竭泽而渔……这些现象无不说明,“公司化”政绩的背后,是巨大的外部不经济;“政府账本”盈余的背后,很可能是“百姓账本”的亏空。

  从这个角度,既尊重“成本收益”的经济规律,又秉持公平正义的发展理念,府谷的“算账哲学”值得重视。正如县委书记张惠荣所言,地方治理不能只算小账,要算总账、大账、长远账。就一个县来说,府谷动辄上亿元的民生投入可谓惊人。但医疗投入的增加,让群众有病提前看、就地看,幸福指数升高了的老百姓,由此产生了多少“民心效益”?公交补贴的增加,减少了私家车出行,避免了交通拥堵,由此创造了多少“环境效益”?15年教育全免费,看似花销不菲,但提升的是地方的根本素质、奠定的是未来的发展基础。

  也许有人会说,不是每个县市都有府谷的经济实力。事实上,政府的“算账哲学”确实离不开钱,但也绝不仅仅是“财大气粗”的问题。就改善民生而言,政府投入多少是一个经济问题,但是否投入则是一个理念问题,投向哪里更是一个创新命题。正因如此,“百机关帮百村,百企业扶百村”的共富举动,才被国务院扶贫办称为“府谷现象”;“双管双补四结合”的府谷医改,被卫生部长陈竺评价“为全国医改提供了借鉴的依据”。“府谷经济学”再次说明,一个地方不仅要算经济账,也要算民心账,不仅要有数字经济学,更要有政治经济学。贯穿其中的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正是科学发展观的有力体现。

  当然,要让这样的政治经济学有推广价值,必须有更多类似的宏观反思:如何通过更加科学的考核避免政绩短期化?如何确保各级干部专注于潜绩而非显绩?又如何在政绩考核中增加基层百姓的发言权? (杨健)

  新闻中心 两岸 社会 国际 台湾频道

分享到:
编辑:王怡然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