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南京用63项幸福指标考核干部 空气质量入选(图)

时间:2012-03-07 09:25  来源:中国江苏网

  昨日,南京市出台《关于建立幸福都市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意见(试行)》,用63项具体指标给幸福“量”化,并明确用“幸福指标”考核区县和部门的工作,并将此作为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让幸福看得见,摸得着

  幸福的定义是什么?恐怕10个人会有10个答案,因为“幸福”二字,似乎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却实实在在就发生在自己和身边人身上。如今南京市却给这抽象的词汇设定了标准。让幸福看得见,摸得着。

  看得见,摸得到的幸福是什么概念,就是用63项具体指标给幸福“量”化,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区创建通过率”、“社区公共设施配套率”、“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绿色人居环境社区达标率”、“基本药物(主要食品)检测品种覆盖率”、“残疾人康复托养设施覆盖率”、“‘12345’办结率”等。创设这些指标,是为了从不同角度、较为全面地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用幸福指标考核官员

  南京市委社会建设工作委员会书记许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制定幸福都市考核评价体系,是进一步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为群众谋幸福的意识,自觉用民意衡量决策,以人民幸福为宗旨制订社会政策,用幸福评价政绩,确保人民幸福成为真正的政绩工程。

  “指标选取注重贴近群众的幸福感知。”许宏说,指标设计的核心是“人”,从群众实际需求、实际感受出发,设置21项群众满意度调查指标,将群众高不高兴、满不满意作为衡量幸福都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不仅如此,指标分值也注重呼应群众诉求热点和薄弱环节的改进,将人民利益、群众需要和百姓期盼放在第一位;指标评价也注重主客观相互印证的方法,将客观指标统计与主观指标调查相结合,运用主客观相互验证的方法,提高考评结果的可信度。

  幸福指标已在全国推广

  从国际看,幸福指数、幸福指标正与GDP一起,日益成为评估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世界上不少国家,如不丹、法国、澳大利亚等,已采用各自的“幸福指数”研判社会发展程度,英国也正在研究“国民发展指数”。从国内看,江阴市2006年提出建立“幸福江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无锡市2010年建立了“幸福市区县”综合考评指标体系;深圳市2007年发布了《深圳市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广东省2011年公布幸福广东指标体系。

  “幸福都市指标体系是对幸福都市建设目标的具体化、明晰化和定量化,必将成为深入推进幸福都市建设和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据南京市委社会建设工作委员会书记许宏表示。

  新闻链接

  广东省首次发布“幸福指数”报告

  在2月1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广东省统计局局长幸晓维妙语解释幸福感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根据省统计局首次发布的建设幸福广东综合评价报告,广州市2010年的综合指数达到了84.32,在全省名列第一。幸晓维还透露,目前公布的是一套客观指标,主观指标将由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发布。

  对于媒体关于指数科学性的提问,幸晓维认为,这套测算方法是充分借鉴了国内外的经验,通过反复试算论证出来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主要是采用专家经验法。幸晓维说,“一类指标就有10个方面,不以GDP这单一指标论英雄,改变过去‘重物不重人’为现在的‘重物又重人’。”

  多省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幸福指数

  如果不出大的意外,多个省份的幸福指数将写进“十二五”规划。

  河北、重庆、江苏等地有关“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均有幸福指数的相关提法。

  目前不少地区出现了幸福指数的测算,个别地区主管部门甚至将幸福指数的高低作为基层政绩考核。不过,记者了解到,由于幸福指数存在一定的主观性,目前全国尚不会推出统一的测算方法,国家统计局也不会进行统一的测算,但是有关的研究会加快推进。

  指标体系

  部分客观指标解释

  城市居民家庭最高最低收入组别收入比

  反映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指标。按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低对城镇居民进行五等份分组,分为低收入户、中低收入户、中等收入户、中高收入户及高收入户,城镇最高最低组别收入比是指最高收入户和最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2011年,南京市城市居民家庭最高最低收入组别收入比为4.4。计算公式:城市居民家庭最高最低收入组别收入比=城镇最高组别人均可支配收入/最低组别人均可支配收入。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区创建通过率

  指各区县达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的比例,是衡量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推进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均衡化的指标。省政府用来衡量全省各区县受教育机会、教育质量、队伍建设、管理水平、办学条件、保障能力均衡化水平的一个创建项目。

  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覆盖率

  是反映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指标。按照公益性、均等性、基本性、便利性要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包括覆盖市、区(县)、街(镇)、社区(村)四级,包含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室)、影剧院等公共文化设施和网络服务设施等项内容,达到国家、省有关建设标准。2011年,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覆盖率约为96%。

  计算公式: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覆盖率=已建成区县(街镇、社区)/全市区县(街镇、社区)实际数×100%。(按照区县、街镇、社区分别计算后加权)(记者 黄蕾)

新闻中心 两岸 社会 国际 台湾频道

分享到:
编辑:芮益芳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