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马馼不看好“情妇反腐”扇了谁耳光?

时间:2012-03-05 10:06  来源:新华网

  3月3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开幕,马馼列席会议。会后,当被记者问及如何看待“情妇反腐”、“妻子反腐”等说法时,马馼说,“我觉得这个说法是吸引眼球。”她表示,“反腐依靠社会力量,大家都支持,我们也非常重视,尤其是对网络上有关信息的发布,也认真地进行了调查。但是,我不太主张说什么‘情妇反腐’,如果反腐都靠情妇,现在取得不了这么大成绩”。(2012年3月4日《新京报》)

  反腐倡廉,作为公众关注的热门话题,也是全国两会期间记者追问代表委员和列席官员的热点问题。针对一些地方推崇的“情妇反腐”、“妻子反腐”等说法和提法,马馼的理性回答,给社会上的某些人重重地扇了一记耳光。

  众所周知,反腐的关键和重心是制度建设、制度反腐。但是,一些地方在反腐败的问题上,不在教育监督制度等惩防体系上下功夫,不在制度的执行下动真碰硬,而习惯于花样翻新,喜欢搞这样那样所谓“创新”的一套,看似很热闹,其实只不过是吸引眼球而已,说到底,依然没有脱离形式主义的阴影,或者说是翻新的形式主义,而其实际功效往往甚微甚至几乎为零。反腐败,靠社会力量不错,但并不是依靠什么“情妇”、“妻子”、“家人”就能彻底遏制住官员的贪腐堕落。况且领导干部本来就不能有“情妇”,即便有了,“情妇”也往往与贪官形成利益共同体,真正愿意供出贪官的毕竟是少数。将目光和精力放在所谓的“情妇反腐”等根本不靠谱的形式上、花样上,只能是本末倒置、舍本逐末。

  当然,“情妇反腐”作为一种反腐败的形式,也不是一无是处,在一定场合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案件突破的作用。但绝不是有什么神效奇效。然而,我们有些官员也许天生就比较好大喜功,有了一个做法,就狂吹猛吹,穿靴戴帽,涂脂抹粉,并且动用各种媒体和手段拼命地鼓吹、玩命地宣传,大有包打天下、包治百病之势。这种好大喜功的做法,其实说到底,还是官员自己想出名,是扭曲的政绩观在作祟,其危害性不亚于鸦片对人体以及社会的毒害,必须革除。

  众所周知,反腐败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绝不是可以毕其功于一役的“短平快”工作,它需要各级各地党委政府和党员领导干部长期来抓、统筹来做。可是,有些地方、个别官员却不这么想,更不是如此做,而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总希望某一项工作、某一个做法,就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于是挖空心思,巧立名目,甚至闭门造车,不惜包装一些虚假项目,目的就是为了吸引眼球,给自己脸上贴金,作为向领导和上级邀功请赏的资本。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不但不能将党和人民的事业做细做实,只会瞎折腾、乱作为,贻害无穷。

  成绩不说跑不掉,问题不讲不得了。在其位,谋其政,担其责。各级党政官员,必须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面对成绩绝不能沾沾自喜、自我陶醉,必须深刻分析国际国内、当前今后、本地外地的综合形势,不回避问题,并且勇于担当、积极应对。反腐败工作也是如此,我们绝不能因为有了一些成绩便沾沾自喜,就召开庆功会,就重奖这重奖那,更不能抱着一两个所谓的创新项目、亮点工程吃老本,自我陶醉、自我满足,自缚手脚,裹足不前。一些地方对“情妇反腐”的夸大其词、推崇备至,其实也就是一种自我陶醉的表现,是对反腐败形势的一种误读,更是对事业的不负责。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情妇反腐”之所以被一些地方看好、主张,其实是官员的一厢情愿。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情妇反腐”不靠谱。靠“情妇反腐”取不了这么大成绩。马馼的这一盆“冷水”希望能让有些人清醒清醒、反思反思。

新闻中心 两岸 社会 国际 台湾频道

分享到:
编辑:芮益芳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