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火炬院士”刘兴洲:最先进的要靠自己(图)

时间:2012-02-16 08:29  来源:人民日报

  图为刘兴洲当时作为北京市第400棒火炬手参加奥运火炬传递。

  刘兴洲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市人,1956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1965年在苏联莫斯科茹科夫斯基空军航空工程学院获副博士学位。曾任某型导弹副总设计师,主持研制成功两种型号的低空超声速冲压发动机。进行了机弹一体化冲压发动机燃烧室试验研究、“大型运载火箭、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可行性及概念研究报告”和超燃冲压发动机研究等项目研究。曾任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燃烧系统总设计师。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多项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励。2011年11月6日逝世,享年79岁。

  “火炬院士” 刘兴洲走了。但他缔造的这一辉煌已经被永远载入奥运会的史册:2008年5月8日上午9点17分,全世界观众通过电视直播,看到了奥运圣火在珠峰点燃的壮观场面。

  把奥运圣火带上低温、低压、缺氧、大风的世界屋脊的火炬,就是刘兴洲带领团队应用航天高科技的心血结晶。在参与过无数次导弹和航天重大任务后,他又有了新的荣誉外号——“火炬院士”。

  珠峰火炬

  照亮自主创新道路

  2006年1月,73岁的刘兴洲和他的火炬研发团队接到了航天科工集团特殊的“责任状”:研制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珠峰火炬的燃烧系统。

  怎样才能让珠峰火炬在低温、低压、缺氧、大风的世界屋脊稳定燃烧?刘兴洲不顾年事已高,带领团队再度使出了航天人40多年前研制“两弹一星”时自力更生的劲头:从零开始,查资料、跑外协、谈合作、制作低压试验设备、设计、生产、试验、改进……二十几个人的火炬研发团队从此“眼里”只有火炬。

  刘兴洲曾多次说,对待奥运火炬,要比航天型号研制还要谨慎认真,质量控制比发动机还要严格。为了保证珠峰固体火炬研究质量,曾做过心脏搭桥手术的刘兴洲不顾年迈,4次亲赴厂家参与研究工作。历经112个配方的研制,终于解决了珠峰恶劣环境下的点火、稳定燃烧、形态饱满、色彩鲜艳、工作时间长等技术难题。为了解决抗风问题,74岁的刘兴洲也曾和大家奋战到午夜。经过数百次试验,终于将“纸火相融”的祥云火炬从梦想变成现实。

  在历经了700多个刻骨难忘的日日夜夜后,珠峰固体火炬和珠峰火种灯终于挺进珠峰。这一刻,中国人非凡的创新能力也被照亮。

  2008年8月6日,刘兴洲作为北京市第400棒火炬手,带着航天人对祖国的承诺,手持祥云火炬,激动地奔跑,兴奋地展示。从此,人们认识了这位“火炬院士”。

  发奋学习

  造中国自己的飞机

  刘兴洲1933年出生在天津市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4岁那年“七七事变”,日本飞机轰炸天津,幼小的刘兴洲第一次感受到了逃难的苦楚。盘旋在沦陷区上空的飞机给他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年幼的他用硬纸片剪成小飞机,用橡皮筋弹射,希望自己的飞机也能飞起来,保卫自己的国家。

  带着“飞机梦”,刘兴洲选择了清华大学的航空学院。入学一年后,适逢院系调整成立北京航空学院,即现在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他服从国家分配,开始了航空发动机工艺专业的学习。

  1957年,刘兴洲被分配到国防部五院。作为我国最早从事冲压发动机的几位科技工作者之一,开始了当时国内尚属空白的冲压发动机的研制工作。

  刘兴洲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位身经百战的老军人给他们上的第一堂课:“在现今世界上,谁也不会把最先进的东西给我们,我们必须有自己的强大国防。”他边听边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满了“自己的”3个字。

  钱学森曾说,“冲压发动机是个好发动机,但是个‘复杂’的高级发动机”,这更让刘兴洲开始对这种又好又高级的发动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渐渐地对自己的工作也有了深刻的认识,“真正的专业是在工作中形成的,不是学什么干什么,而是干什么学什么。”

  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刘兴洲和同事们通宵达旦,硬是在十分简陋的条件下,不但完成了苏联专家甩下的设计,还自行设计建设了新的试验设备,建成了当时亚洲最大的冲压发动机试验台。中国人没有被难倒。

  在“文革”那段混乱的日子里,在简陋的平房宿舍里,刘兴洲趴在床板上,一心一意地翻译《冲压发动机与火箭发动机原理》,这本书后来成为研制冲压发动机经常被参考的重要资料。

  1984年,在祖国某发射阵地上,随着清脆的口令,某型导弹如满弦之箭、掠地而起,飞向目标……“冲压发动机成功了!”

  “这是我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刻。”时隔多年,谈起那时的情景,负责研制我国第一台冲压发动机的刘兴洲当时仍然激动得两眼放光,因为他比别人更清楚这一成功经历的曲折和付出的艰辛。从此,中国进入了世界上少数国家拥有冲压发动机技术的前列。

  殚精竭虑

  悉心培养创新型人才

  “采取措施培养青年学术带头人和技术骨干,如果能有100名青年学术带头人,我们将来的航天技术事业就大有希望”。这是刘兴洲曾在一份述职报告中提出的建议。

  刘兴洲这么说,也这么做。在近20余年时间里,他先后带了十几名硕士生和博士生。硕士生王卫东在确定课题时,刘兴洲提建议作指导,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研究资料和数据提供给学生。王卫东的论文不仅获研究生优秀论文奖,而且被选送国际宇航学会发表,受到与会各国专家好评。

  刘兴洲常用18个字来鞭策青年人:“发于志,勤于学,善于悟,勇于行,寓于群,成于恒”。他曾说,“尝试,失败,再尝试,持之以恒才能成功。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有一部饱经磨难的历史。”

  刘兴洲曾担任编委会主任的《推进技术》期刊是具有国际影响的刊物。在他的倡导下,积极选登我国年轻科技人员的学术论文,期望一株株小苗破土而出。

  “刘老师像一本打开的书,对你毫不保留。”这是深情怀念老师的学生们,对这位“火炬院士”的一致评价。(记者 蒋建科)

新闻中心 两岸 社会 国际 台湾频道

分享到:
编辑:芮益芳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