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故宫新掌门人、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上任后首次召开媒体座谈会。因“十重门”蒙羞的故宫如何重塑形象,在紧锣密鼓考察完故宫32个部门之后,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有话要说,简而言之就是故宫对外要更加开放,对内将采取措施关闭漏洞之门。
有人问我,新官上任“三把火”,你的“三把火”从哪里烧起?我回答,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故宫保护最怕“火”,所以我一把“火”也没有。好在我的名字里有“雨”,我倒是准备好“水”了。这看似玩笑的话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故宫的事业是永远的事业,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做事;二是面对故宫这处有着600年历史的文化瑰宝,面对故宫博物院这座有着87年历史的文化圣地,必须心怀敬意。——单霁翔
开门
故宫开放将超七成
过去一年,故宫游客达1420万人,近10年之内游客人数翻了一番。
单霁翔指出,人们在故宫博物院的游览活动有两个明显规律,一是时间上不平衡,暑期迎来人流高峰;二是空间上不平衡,游人都愿沿故宫中轴线参观。解决问题须在这两方面同时入手,在空间方面,通过修缮使更多文物建筑保持健康状态,从而对公众开放。目前故宫开放面积为45.79%,近33公顷。根据《故宫保护总体规划》,故宫开放区和非开放区的比例将达8比2,未来故宫对公众开放面积将占76%。
开发新区分流游客
故宫将通过展览布局和有序疏导人流,增大接待能力,降低单位面积人流,减少拥堵风险。如修缮后的西部的寿康宫、慈宁宫、慈宁花园形成一组,初步规划建设游客服务设施,设立与风貌、性质相符的展厅,使西部开放区扩大,将游客从中轴线分流出来。
故宫还将利用已回收文物建筑,如大高玄殿将采取适当方式开放。午门两侧燕翅楼,原来作为文物库房,今后将形成陈列展厅缓解三大殿人流压力。
办公机构出宫腾地
故宫红墙以内现有十几处被办公科研单位占用,单霁翔表示,故宫决心在2016年前把所有红墙内的办公机构全部搬出,使其在夜间是封闭的安保区域,白天能容纳更多游客参观。在红墙外最西部将建一层古建科研用房,纳入这些科研单位,形成文物科技保护长廊,未来可以向专家学者,也可以适度向社会公众开放。故宫院内特别是南部有不少行政库房、花房及堆放修缮材料的料场,这些场所将在近期迁出故宫,净化故宫院内环境,消除隐患。(本报记者张然综合新华社制图金静)
端门朝房用于公共服务
网友爆料称故宫在端门地区开设多处展览,门票上不见税务章和公司财务章,涉嫌逃税,引出故宫“逃税门”。单霁翔对此重点回应,端门地区已清退商户和品质不太高的陈列展览、临时展览,以恢复清静典雅的面貌。“端门地区的使用,我们认为必须坚持公益性,坚持为观众服务。”今后端门前西朝房全部用于售票、观众咨询中心等服务设施建设。西朝房将设28个售票窗口,比原来增加8个,以改善购票环境;东朝房一些房间安排管理、办公、安保场所和服务设施。
端门朝房还用于特殊人群个性化接待和特殊照顾,主要涉及残疾人、老人、孕妇、儿童等,如为残疾人准备轮椅、为儿童准备童车等。
掌门
成为故宫人有种神圣感
记者:您担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多年,对故宫应是非常熟悉。如今戴着故宫工作牌来到这里上班,心情有何不同?
单霁翔:当自己走进故宫,成为“故宫人”的时候,有一种特别的神圣感。首先,故宫博物院的文化身份极为特殊。既是世界文化遗产,又是世界著名博物馆。这一切,决定了故宫的神圣地位。
故宫无小事各方须提升
记者:经过调研,您觉得故宫的工作有哪些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单霁翔:我感到有8个方面的工作需要加强:一是陈列展览要突出故宫文化的特色;二是要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应该让每一位观众都能感受到,参观故宫博物院是美好的经历;三要进一步加强与英国大英博物馆、法国卢浮宫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以及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合作;四是提升科学管理水平,故宫无小事,任何客观原因都不能作为懈怠的理由,必须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五是提升世界遗产保护水平,近日《故宫保护总体规划》已正式委托专业部门编制;六是清除安全隐患,改造故宫基础设施;七是故宫文物库房的文物柜具、陈列展厅的文物展柜等,需要进行系统地、分批次地更新;八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科研成果的转化。
保故宫遗产公众都有权
记者:如何看待各界对故宫的关注与监督?
单霁翔:舆论监督可以及时帮助我们发现和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这一点上我们会创造良好的条件,主动增强故宫工作的透明性、公开性,让社会更多地了解故宫。今后,虚心听取媒体和公众对故宫博物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做到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故宫她从历史中走来,还要健康地走向未来。因此,每一位社会公众对于故宫文化遗产保护,都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受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