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新闻

计划生育使中国人口缩减4亿 大规模流动加剧分布不均

2011年12月26日 08:32:14  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    

  编者按

  生活在18、19世纪之交的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曾在《人口论》中悲观地预言,人类指数式的增长速度终将使粮食供应难以为继。两个多世纪过去了,世界人口的增长一次次打破了这个预言。然而,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攀升至70亿之际,马尔萨斯的警钟似乎在更响亮地提醒全世界:人类应更好地应对挑战、抓住机遇,使自身的繁衍与发展相匹配,真正实现人口、家庭与资源环境的均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计划生育使中国目前人口规模缩减了4亿,将“世界70亿人口日”推迟了5年。然而,中国继续面临着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的宏大课题。

  人口均衡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

  人口均衡型社会是指社会中实现了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各要素之间的动态平衡,并且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前者为内部均衡,后者为外部均衡。

  人口均衡发展不仅是一种理论上的理想人口状态和长期目标,也是我国人口、社会、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现实的迫切要求。事实上,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过程,就是追求人口均衡发展的过程。

  当前我国已经实现了第一次人口转变,进入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其特点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老龄化加速、抚养比探底);之后将面临第二次人口转变(其特点是超低出生率、死亡率回升、人口零增长之后出现负增长、人口高龄化、抚养比提高);而后我国将进入第三次人口转变,即稳定人口或静止人口时期。

  制定人口均衡发展政策路线,需要把握人口的行为和变化规律。因此,在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过程中,应赋权于民,坚持社会正义,强化人民的权利;坚持社会公正,保障人民的权利;坚持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平等。投资于民,加大对民生的投入,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加大对家庭发展能力的投入。藏富于民,财富来之于民,用之于民,建立真正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从富国转向富民。启德于民,依据人类普适价值,培育社会伦理,构建社会规范。

  大规模流动加剧我国人口分布“不均衡”

  在低生育、高寿命的人口学背景下,未来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主导力量是人口的迁移流动,人口的大规模流动将加剧我国人口分布格局的“不均衡”性。

  对于人口迁移流动引起的“不均衡”问题,有两方面需要关注:首先,应尊重迁移人口和流动人口的需要,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分布;其次,未来国际移民将可能对中国社会带来巨大影响,在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的过程中,应未雨绸缪,将国际移民纳入考虑的范畴。

  从中国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看,人口均衡发展的要义是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基础相适应,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应当构建人居环境、土地承载与水资源承载指数,以及物质积累基础、人类发展水平、人口经济一致性评价指标,并对其协调性状况进行模型评价。在详实的数据分析基础上,对中国未来人口空间发展建立战略选择与路径支持,建立一套完整的对中国未来人口城市化发展、人口空间分布、包括各种交通、通讯管道在内的远景规划方案。

[责任编辑:芮益芳]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