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新闻

湄公河国际航运复航之际访关累港父子船长

2011年12月10日 15:21:39  来源:人民网
字号:    

  10日清晨的关累港,雾气蒙蒙。薄雾中,51岁的“源丰号”货船船长吕华荣的身影在堤岸上不断晃动。作为父亲的他前来送即将出航的儿子20岁出头的“顺安6”号货船代理船长兼大副吕国庆。

  关累港是沿澜沧江南行最后一个中国港口,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澜沧江流出了中国便称为湄公河。关累港码头不大,也就是不过三四条街的样子。对岸已是缅甸地界,郁郁葱葱的山中时隐时现一块块枯萎的树丛。

  吕华荣和吕国庆这对来自云南昭通的父子“船长”。虽然同在关累港跑船,但平时人们很少看到父子俩同时出现。“我们属于不同的船东,生活和出船安排不同,时间上有差异。”儿子吕国庆笑着说,“其实我们还是经常一起吃饭的。”

  父亲吕华荣,船龄15年,经常拿着功能简单的老款手机,说话字斟句酌,带着浓浓的昭通口音;儿子吕国庆,船龄4年,严格说只是大副在代理船长职责,用的是新款诺基亚手机,思维敏捷流畅,一口较为标准的普通话。

  初见二人时,记者并不知道他们是父子,只觉得他们神情有些相似,但父子俩的着装风格和性格不尽相同一个稳重,一个时尚。因此,生活中的“小磕小碰”时有发生。

  十多年来,湄公河“黄金水道”的诱惑,吸引人们从内陆各省纷至沓来,将生活寄托于此江此港,且日子“小康”,这对父子船长就是其中之一。

  但他们不曾想,湄公河奔腾不已,航运却有停顿的一天。受“10·5”事件影响,湄公河国际航运被迫停航。10月16日,滞留泰国的首批中国货船返回关累,欢迎仪式热烈,但无论是水上的船员,还是岸上的居民,都明白阴霾尚未散去,忧虑还将持续。

  “还能不能通航,通航安全性咋保证,不能通航我们这些人要咋办?”心直口快的吕国庆说出了所有船长最忧虑的事。

  “日子该咋个过,还咋个过。总不能因为这件事,影响了一辈子的生计。”“老船长”吕华荣不慌不忙地抽了口烟说。

  听完父亲的话,吕国庆没有再说话,很显然他并不赞同这个“老生常谈”的观点。但事实却如吕华荣所说的一样,恢复通航的日子悄然而至。

  经过多方努力,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首航仪式于12月10日在关累港码头举行,10艘商船跟随联合巡逻执法船一同起航出发,吕国庆的“顺安6”号货船被幸运地列入其中。

  当晚父子二人没有一起吃饭。

  10日上午的关累港,雾气刚刚散尽,空气中弥漫着货运码头特有的味道。当地人说,这是青草和江水中混入了一点淡淡的橡胶和蒜味。但即将启程的吕国庆说:“这是希望的味道。”

  “那就随着这股味道启程。”专程来送儿子的吕华荣微笑地说。

  不同的时代将不同的特点鲜明地烙刻在父子身上,然而一脉相承的,是不变的亲情和希望。(记者孙铁翔、邹伟、杨跃萍)

新闻中心 两岸 社会 国际 台湾频道

[责任编辑:芮益芳]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