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雾锁大半个中国。雾霾、口罩、PM2.5由此成为热词。恰在12月5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公开征求意见截止,环保部共收到了1500多条反馈意见,普遍赞同将更能反映空气质量的“PM2.5”作为评价项目纳入空气质量标准。
江苏大气监测治理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而有关PM2.5的监测和研究其实在我省早已开始。
13个市均已建成监测点
几天前,记者特意来到扬州市大气自动监测站探访。在一块监测显示屏上,空气悬浮颗粒物值不断发生着变化。工作人员介绍,悬浮颗粒物是大气监测的一项重要指标,而眼前这套系统能测量到的颗粒标准,其实已经比常规大气监测提高了4倍。
监测站负责人谢扬指着一套机器说:“这就是用于监测PM2.5的监测仪,全部进口。机器的原理是,先通过设在屋顶的探头搜集空气,然后将其中的颗粒物按照直径在2.5微米以下的标准进行筛选,再分析计算出颗粒物的质量,从而得出这些颗粒物在单位体积中的含量。”
现行大气监测采用的是PM10标准,即只监测直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PM2.5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有重要影响,但由于粒径更小,所以监测难度也更大。
“早在前年初,我省就已对全省空气自动监测站进行了改造,目前全省13个地级市都已经建成了具有PM2.5监测功能的监测点。除配备常规的环境空气污染物监测仪器外,有些地方还增加了能见度、浊度、有机碳、元素碳、气溶胶粒径、黑碳等灰霾监测专用仪器。”江苏省环保厅宣教科张颖表示,光南京就有3个PM2.5监测点,一些城市已可以形成监测数据。
灰霾天监测报告尚难提供
PM2.5之所以引起热议,在于它比PM10更能反映实际空气质量。对于公众的这一理解,张颖表示有一定道理。她说,很多时候政府发布的空气质量报告如“蓝天指数”显示“良好”,但人们看到的却是灰蒙蒙的灰霾天,报告和人们感受有差距,就是因为目前的空气质量报告是以PM10为基础的。据专家介绍,一般而言,同样在能见度低于10公里的条件下,相对湿度在80%以上称为雾,在70-80%之间称为轻雾,在70%以下就称为灰霾天。之所以出现湿度不高、能见度低的情况,就是因为空气中悬浮了高浓度的细微固体颗粒,而直径在2.5微米以下者,则是造成灰霾天气的罪魁祸首。
PM2.5也被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苏北人民医院呼吸科专家、主任医师朱慕云介绍,这几天该院呼吸科住院人数激增,这便与连续灰霾天有关。空气中的病菌、有毒颗粒会附着在PM2.5上被吸入人体,从而引起一些人呼吸道粘膜敏感、痉挛,甚至心肺功能紊乱。他建议,有呼吸道疾病的人在灰霾天不要轻易出门,就是健康人也需戴口罩,加强防护。
张颖表示,在我省,PM2.5监测技术并不是问题,只是国家相关评价标准还未制定出台,使得监测机构无法发布相关报告。目前,PM2.5监测数据主要是作为大气监测、治理的参考手段,并用于研究更进一步的灰霾天治理。
重要的不是“测”而是“治”
省环保厅厅长陈蒙蒙在省党代会期间明确表示,过去几年通过节能减排,使得江苏大气中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得到有效控制。
目前,空气超标的主要因素是可吸入颗粒物,通过监测来看,南京、苏州等省内主要城市居高不下,大气污染正由传统的煤烟型,向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扬尘、挥发性有机物等叠加造成的复合型污染转变,其中,PM2.5超标等因素导致的灰霾污染日益加重。
扬州环保部门近3年监测数据表明,影响PM2.5高低的因素目前主要是汽车尾气、扬尘和工业废气,偶然性的垃圾焚烧、秸秆焚烧也是重要因素。
以更加严格的PM2.5作为参考的针对性治理,已经在省市各个层面展开。省环保厅表示,一旦国家发布监测标准,江苏将率先开展PM2.5的监测和发布。而今年我省诸多市县新推出的“蓝天计划”,目标则直指影响PM2.5的三大祸首。主要措施是,对机动车严格执行尾气排放标准,禁止超标和冒黑烟车辆上路行驶,同时推广使用国Ⅲ排放标准公交车。此外,划定扬尘污染控制区,建筑工地施工扬尘控制方案实施报监制度。
环保部:公众普遍赞成将PM2.5纳入空气质量标准
据新华社电 连日来灰霾现象越来越严重,一些城市灰蒙蒙的,难见天日;同时环境监测数据却显示空气质量良好,与公众的感官印象相差很大,引起了普遍的质疑。记者7日从环保部了解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公开征求意见已截止,公众普遍赞成将PM2.5纳入标准。
环保部科技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自11月16日公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和《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日报技术规定》(三次征求意见稿)。截至本次征求意见工作结束的时间12月5日24时,通过邮件、传真、信件等方式反馈各类意见1500余条,意见和建议经整理分类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普遍赞成《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将PM2.5作为一般评价项目纳入标准;建议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分步实施,部分污染重、有条件的地区应在2016年1月1日前提前实施。
这位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环境保护部将完善标准草案,争取尽快正式发布。(张 晨 翟慎良)
[责任编辑:芮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