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凌晨3时,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科学家正观察刚刚从神八飞行舱取回的生物体。
鸡蛋清溶菌酶在太空中形成的结晶体。 本版图片/本报记者 杨杰 摄
神八搭载蛋白质 太空中“结晶”
中德17项生命科学实验进展顺利,中科院研究员称部分实验结果“意想不到的好”
昨日凌晨1时许,神舟八号飞船搭载的17项生命科学实验的“黑匣子”平安抵达北京。
此时,北京航天城,中德两国科技工作者,已等候五六个小时,大家等着查看从太空中归来的黑匣子,期盼各自的实验有好的“收获”。
神舟八号飞船在轨飞行期间,地面监测表明,有效载荷在轨运行状态良好,各项科学实验进展顺利。根据实验要求,黑匣子从飞船返回舱取出后,应在7.5小时内运抵实验室。黑匣子开启后,专家将对样品在轨实验情况进行初步评估。后续各科学实验项目将对实验样品进行研究分析。
据悉,此次中德合作的空间生命科学实验17个项目涉及33种样品,其中中方10项,德方6项,中德合作1项,涉及四大领域:基础生物学、空间生命技术、先进生命支持系统中的生物学以及空间辐射生物学。样品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比如水泡螺、线虫、细菌、病毒等。
在17项实验中,《空间生物大分子组装与应用研究》一项是由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承担的。昨日凌晨,记者第一时间来到该所实验室,目睹从神八上搭载回来的14种蛋白质溶液。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仓怀兴说,大多数蛋白质溶液在太空微重力下,结晶效果非常好,有的甚至是“意想不到的好”。
现场
蛋白质溶液结晶若钻石
昨日凌晨4点整,位于北沙滩的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实验室的灯一直亮着,神八搭载的实验“黑匣子”刚刚到达实验室。
仓怀兴一关接一关地打开实验箱,像是拆开一层层包装。打开一层层的薄片包装材料,露出成排的120个小方格,小方格外还有一层保护胶带,每个小方格里就是毛细管。算下来,这装有蛋白质溶液的120个毛细管,上了7道保险。
最终,装有蛋白质溶液的毛细管露出“真容”,仅有大号“缝衣针”粗,一截手指的长度。细小的玻璃管经过长途跋涉竟完好无损,需要仔细观看,方能看到里面的溶液。
“没问题,长得真好!”围观的研究人员赞叹道。大家看到的这根毛细管里,装的是鸡蛋清溶菌酶蛋白。
结晶体长得像“钻石”,仓怀兴笑了笑回应,“取的时候,我们还说"收钻石"喽。”、“晶体上的蓝、黄等颜色,是折射光产生的。”
研究人员特意挑选了“鸡蛋清溶菌酶蛋白”和“痢疾杆菌蛋白0046”查看结晶情况,这两种蛋白各方面的参数,是个标尺,来衡量设计的空间实验装置是否合理。在看到“痢疾杆菌蛋白0046”结晶体的时候,研究人员说“意想不到的好。”
[责任编辑:王新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