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京再陷雾霾之中。这种灰蒙蒙的天气自10月以来经常出现。与此同时,公众对将PM2.5纳入国标的呼声越叫越高。
昨天,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专家。
王跃思,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其所在的课题组近10年来一直在从事独立的空气质量监测,在北京设有11个监测子站。
机动车增多致问题越来越突出
京华时报:您怎么看PM2.5被写入国标?
王跃思:这肯定是件好事,与国际接轨,也说明我们越来越精细化了。
京华时报:您觉得哪些城市具备监测PM2.5的条件?
王跃思: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城市的经济基础好,并且经过多年治理,粗颗粒的问题逐渐得到解决。以北京为例,经过十多年的治理,建筑扬尘、地面扬尘、柴油车、燃煤的减少,使粗粒子大幅下降,但随着机动车的增多,细粒子PM2.5的问题反倒越来越突出,PM2.5在PM10中的比重已超过50%,并且仍在逐年增加。
京华时报:如果现在让北京监测PM2.5,从技术上讲,实施起来难吗?
王跃思:技术上应该没问题。在北京的27个自动监测站中,有十几个站都有对PM2.5的监测。
京华时报:环保部征求意见稿中,给出的PM2.5的年和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分别是35微克/立方米和75微克/立方米,你怎么看这个限值?
王跃思:我觉得以中国目前的大气状况,这个浓度限值还是比较低的。除了沿海一些城市外,估计全国80%的城市都很难达标,也会有难度。
京华时报:那应该怎么办?
王跃思:如果天天超标,这对地方的打击性还是比较大的。公众也不要把PM2.5看得太重,千万不要忘了,PM10还是主要问题,即使监测了PM2.5,对PM10的监测也不能丢,千万不要走偏。PM10监测很重要,尤其是针对一些发展中的工业城市。
马军,北京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领导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搜集大量官方数据,先后绘制出中国水污染、空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地图,并把它们展示给公众。
政府应有勇气面对真实情况
京华时报:您怎么看待PM2.5纳入国标?
马军:这是一个正面的、积极的举措。首先说明环保部把公众的健康放在了首位。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们在回应公众的呼声,因为之前公众关于将PM2.5纳入国标的愿望还是很强烈的。环保部的这一举措值得肯定。
京华时报:有人担心,以目前环保部给出的PM2.5的浓度限值,很多城市的空气质量都很难达标,这会不会对公众造成打击?
马军:对于公众来说,真正的打击是天天看这灰霾的天空,听到的却是蓝天越来越多。我想公众、政府应该有勇气面对真实的情况。
[责任编辑:吴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