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新闻

北京空气监测官员:中美监测原理不同精度类似

2011年11月14日 14:20:05  来源:新京报
字号:    

11日,石景山古城,工作人员正在调试数据采集仪器。

  日前,中外在北京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上的差异引起了争议,其主要区别在于我国尚未将直径在2.5微米以下的可吸入颗粒物纳入监测指标。这些争议引发了人们对北京大气颗粒物监测的好奇。其过程是怎样的?采用了何种技术?监测站选址的学问是什么?上周五,随着市环保局监测中心工作人员对石景山一处空气质量监测流动子站进行维修,本报记者进行了探访,试图揭开北京对空气颗粒物监测的秘密。

  ■ 揭秘

  流动子站须恒温恒湿

  11日,记者来到石景山首钢污水处理厂,厂门外停着一辆货车,车顶有着各类采样器。这是专为考察首钢搬迁后,研究空气质量变化设置的流动子站。

  所有的固定监测子站结构类似,都有一个小房子,采集装置设在房顶,室内连着可吸入颗粒物监测仪。流动子站的外部结构是货车,车内的精密仪器必须处于恒温恒湿的稳定状态。

  北京市空气质量监测中心自动监测室副主任魏强说,一个监测子站在90万—100万元左右,一台测颗粒物的仪器,无论是PM10还是PM2.5,都要近30万元。相比只测PM10的监测站,流动车还增加了PM2.5监测仪器。

  PM2.5采样要筛选两次

  记者见到,测定PM10与PM2.5的系统几乎一样,唯一的区别在于采集装置。

  PM10的采集装置是根黑色直管,顶着一个被称为“切割头”的喇叭状圆盘,装置对空气中的颗粒物进行筛选,质量大一点的,直径在10微米以上的被剔除,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继续在直管里走,进入车内或室内的颗粒物测重仪进行分析。

  PM2.5还多了一个切割头,让已经被筛选出的PM10颗粒物再筛选一次,把直径在2.5微米以下的颗粒物过滤出来,再进入分析仪器。

  魏强表示,这种两次过滤的方法国际通用。此前也有过直接把PM2.5筛选出来的仪器,但效果并不好。

  通过振频计算颗粒浓度

  筛选后的颗粒物,进入站内内置精密仪器的测重仪。北京目前使用的测重仪均采用微振荡天平法,魏强取出一片直径1厘米左右的滤膜,表面有颗粒物时,套在滤膜下方的中空玻璃管会振荡,随着颗粒物的增加,振荡频率也相应变化,最后通过频率计算出颗粒物的质量,得出浓度。

  记者看到,流动车内的分析仪器,均从美国进口,带有美国环保署的认证标志。

  魏强说,美国使馆的监测原理与北京采用的微振荡天平法不同,但精确度类似,均获得美国环保署的认证。

  ■ 对话

  “监测站位置基本不会动”

  新京报:怎么选择监测站点位置?

  魏强:最主要考虑站点附近没有明显的排放污染源,比如旁边有个锅炉烟囱,或者饭馆整天排出烟气,那就不符合条件了。

  此外,站点周边的建筑设施道路要相对成熟,不能今天正拆迁,明天就变成餐饮娱乐一条街。一个站点建好后,基本不会动了。

  新京报:全市27个站点都在哪里?

  魏强:一些老的站点建在机关等相对稳定的地方,如东城区和石景山区的站点建在当地环保局大楼上。西城区建在市委党校里,东城区另一个站在天坛附近,朝阳区设在农展和奥体,都是比较开阔的地方。

  新京报:如增加PM2.5的监测,要重新设站吗?

  魏强:如果PM2.5进入国标,也是建在现在既有的站。这些站点的仪器可以更新,但位置不能动,这才能表现历史变化和城市的基本水平。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要闻 时政新闻

[责任编辑:吴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