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新闻

相关负责人解读六中全会决定:唱响网上文化主旋律

2011年11月04日 13:55:57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号:    

  编者按: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将深刻影响中国文化的未来。下一步,我国文化将会沿着怎样的轨迹迈步向前?将呈现出怎样的面貌?相关主管部委及研究机构的有关负责人作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展望。我们摘录了相关部门负责人就实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所作的展望,以帮助海内外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决定》精神。

  展望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公民素质明显提高。

  ——摘自《决定》

  中宣部常务副部长雒树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我们要按照全会确定的奋斗目标,更加广泛、更加深入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发扬艰苦奋斗、劳动光荣、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积极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在全社会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决定》指出,“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确保党和人民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需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必须整体规划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必须把德育融合到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必须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

  要进一步形成高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着力建设专兼结合、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建立健全科学的德育工作考核评价机制,营造全社会共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特别对农民工随迁子女、留守儿童、残疾青少年和新生代农民工、城乡待业青年等给予更多关爱,努力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引导让他们增强信心,形成理性认识,养成健康人格。

  展望二:

  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

  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文化繁荣发展的人才保障更加有力。

  ——摘自《决定》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为建设文化强国提供人才支撑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人才是关键。要以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实施《全国宣传思想文化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和《全国文化系统人才发展规划》,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要抓紧培养造就高层次、高素质文化人才,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和支持优秀文化人才服务基层、扎根基层。要创新文化人才培养开发机制,促进年轻人才、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要以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为动力,加大推进各项人才工作任务落实的力度。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加大人才政策创新力度,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要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推进重大人才工程实施。要进一步加大对人才工作宣传力度,总结推广各地创造的人才工作新经验新办法,通过人才工作先进典型推动人才发展和人才工作各项任务落实。

  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杜金才: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

  《决定》强调指出:“人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深厚的力量源泉。”这深刻阐释了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作用。切实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能极大地调动人民参与群众文化创造的热情,不断推动文化繁荣发展。要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积极搭建公益性文化活动平台,支持群众依法兴办文化团体。

  在全社会营造鼓励文化创造的良好氛围,让蕴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创造活动得到充分发挥。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文化建设,让一切文化创造的活力持续迸发,让一切文化创造的源泉竞相涌流,让一些文化创造的成果得到充分运用。要总结推广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的成果经验,健全鼓励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的制度机制,切实加强对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的组织领导。

[责任编辑:吴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