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钓鱼岛》(中国画) 苗再新作
近日,人民美术出版社重磅推出《〈民族之光〉——苗再新大型中国画组画》图书画册,今年以来在媒体和网络上引发巨大关注度和评论热情的《中国钓鱼岛》画作被作为重要作品收录其中。这一举措,既是对《中国钓鱼岛》画作本身在艺术层面力图开拓中国新山水画的创作思路和表现技法的认可与肯定,更为重要的则是它的历史和人文意义。
众所周知,中国对钓鱼岛拥有不可质疑的主权。但近年来,日本朝野内外在各种场合多次宣称钓鱼岛的主权属于日本。今年3月30日,日本文部科学省公布了新版教科书的审定结果,全部7家出版社发行的社会教科书均声称钓鱼岛是日本领土。5月3日,日本媒体称,日本将派装备有最先进侦察系统的巡逻船赴钓鱼岛附近海域巡逻。之后,日本海上保安厅船只一次次把中国渔政船只接近钓鱼岛附近海域正常作业视为侵犯日本海域进行拦截,并且让这种颠倒是非的行为愈演愈烈。9月26日,一则《中国调查船巡航钓鱼岛海域,日本出动飞机警告》的国际新闻再次触痛国人敏感的神经。在自己国家的海域巡航却屡遭日本的干涉和警告,日本关于钓鱼岛主权归属的谎话重复千遍成为“真理”,这种让国人备感屈辱乃至义愤填膺的事情和贻笑大方的谬论究竟何时才能终结?
在这种现实背景下,苗再新先生的画作《中国钓鱼岛》无疑代表了13亿中国人共同的心声。在史学界,清华大学教授刘江元先生专门撰文:《从历史事实看钓鱼岛主权归属》,对钓鱼岛这块自古以来属于中国的土地的合法性问题,进行了翔实的史料论证;在艺术界,著名画家、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刘秉江先生和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陈谋先生等人纷纷发表文章:《中国钓鱼岛,你永远和我们在一起》、《中国钓鱼岛,华夏儿女的心之所系》等,充分展现了艺术家的一腔爱国情怀和维护祖国主权的赤子深情;而在教育界,北大教授杨立文先生、有关知名大学的研究生乃至一些著名中学的中学生等众多有识之士一致呼吁:将《中国钓鱼岛》画作及相关文章载入教科书,从而达到对国人的警醒和爱国主义教育作用。
诚如北大教授杨立文先生所说:“如果我们要让炎黄子孙永远铭记钓鱼岛是属于中国的热土,是华夏儿女的心之所系,就要以史为鉴,让真正的历史事实在民众中得到普及和传播,而优秀的文艺作品无疑可以承担这个神圣的历史使命。”因此,正当近日日媒热炒中国船只再次“入侵”日本海域钓鱼岛的荒谬言论甚嚣尘上之时,人民美术出版社将《中国钓鱼岛》画作以图书画册形式予以出版,正是顺应了正确的历史潮流和广大人民的心声,既让国人普遍的爱国情怀和浓烈的民族气节得以展示,同时也表明主流舆论正朝着众多有识之士的呼吁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除了《中国钓鱼岛》画作,在《<民族之光>——苗再新大型中国画组画》图书画册中,还收录了近年来苗再新先生创作的那些关乎历史、关乎时代、关乎社会与民生的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会师井冈》、《矿工》等。这其中,特别引人瞩目的作品就是苗再新先生酝酿了20年,辛苦创作了200多天的56幅表现不同民族生活场景的巨幅人物组画:《民族之光》。
这些画作在艺术探索上达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高度。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先生说:“(《民族之光》系列画作)既饱含中国画的笔墨韵味,又准确、生动表现了各民族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并在人物塑造中,借鉴融会西画素描之造型手段。正因他(苗再新)恰到好处地把握住了西画科学性与国画精神性的交融,从而能够准确刻画出人物的形象、性格、精神、气质与内心世界,力求‘形具而神生’”。
同时,创作这些画作也体现出一位极富责任感与使命感的艺术家的担当精神。我个人认为,如果能把这些具有鲜明民族和地域特点的各民族人物画作所代表的中国形象印成邮票,或者以服装、工艺品等多种形式的形象予以展示,既是对中国国家和民族形象的一次极大提升,又能弘扬各民族优秀的传统和文化,而且还能起到更好的凝聚人心、增强民族团结的作用,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令人无比欣慰的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民族之光>——苗再新大型中国画组画》图书画册,终于让优秀的文艺作品肩负起自己应该承担的重任:让盛世中国的崭新形象和坚定立场在五洲大地的热土广为播扬,让那些铿锵有力的画作本身去向全世界宣告:中华民族是自强、自立、自信、自尊的优秀民族,必将凭借自己无畏的勇气和不断增强的实力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前列。
(本文作者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职业画家)
[责任编辑:吴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