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颗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将于今年11月8日至20日期间发射,预计2012年8月到9月进入火星轨道。”今天(19日),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吴季在月球与火星探测科技高层论坛上透露,“刚刚得到确认,‘萤火一号’已经平安运到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中心,外观检查正常。”
作为中俄联合探测火星计划的内容,中国的“萤火一号”将与俄罗斯“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一起,搭乘“天顶”号运载火箭升入太空。卫星原计划于2009年发射,后因俄方研制计划原因推迟至今。
火星作为太阳系中最近似地球的天体之一,对人类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在本次论坛上,专家认为,火星探测是21世纪人类深空探测的重点之一。火星上是否有生命或曾经有过生命存在、火星气候的形成过程和历史、火星表面和内部结构相互联系及其演化等,是火星探测的主要科学目标。
据悉,“萤火一号”的科学目标是探测火星的空间磁场、电离层和粒子分布及其变化规律,探测火星大气离子的逃逸率,探测火星地形、地貌和沙尘暴以及探测火星赤道区重力场。
“‘萤火一号’主要开展的是对火星高层大气和空间环境的探测。”吴季说,至今,人类对火星高层大气和电离层了解十分有限。“萤火一号”将与“福布斯”探测器联合完成人类首次对火星电离层的星—星掩星探测,反演火星电离层电子密度分布。希望能获得重要的科学发现。
据吴季介绍,“萤火一号”探测器上搭载了磁通门磁强计、等离子体探测包、掩星接收机和光学成像仪4类有效载荷。“我们可以利用磁强计探测火星空间磁场的分布、结构;利用等离子包探测电离层粒子分布特性;两台光学相机将拍摄火星全球照片和清晰度较高的局部照片(分辨率可达到200米),并研究火星沙尘暴及其对电离层的影响。”
据悉,“福布斯—土壤”在着陆火卫一前将围绕火星飞行数月,并将其轨道调整到与火卫一的轨道上。随后,其着陆舱将在火卫一着陆并采集土壤样本,返回舱将带着样本起飞并返回地球。“萤火一号”由“福布斯”送入绕火星的椭圆轨道后,将在绕火星的大椭圆轨道上飞行,自主完成对火星空间环境的探测任务并对火星进行成像,还将与“福布斯”完成对火星电离层的掩星探测,以及开展对火星空间环境的两点联合探测。
吴季表示,目前,地面站接收数据有很大约束,只能下载5%—10%的有效载荷探测数据,因此要对数据进行筛选,充分做好仪器的运行规划,这将是后期科学运行的主要任务。
“中国全面开展火星探测研究,应充分继承已有技术成果,统筹规划,分布实施。”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于登云表示,按照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我国火星探测将按三阶段实施:一是实施火星环绕探测,并开展软着陆技术验证;二是实施火星软着陆,开展火星就位探测;最后实施火星无人采样返回。
“未来火星探测将在‘萤火一号’火星环球探测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吴季表示,目前中科院正牵头开展我国未来火星探测研究的科学问题和搭载仪器的论证工作。“我国目前正在建设自己的深空测控网,也有足够的运载能力。因此,我国下一次探测火星将是完全自主的火星探测,但也会同时邀请国际合作伙伴参与,共同为人类探测太阳系作出贡献。”(记者 陈磊)
[责任编辑:吴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