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瞩目的我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发射在即,这标志着我国将实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空间交会对接,我国航天技术又上新台阶!本报记者前日起赶赴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现场对“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发射全程进行连续报道,敬请读者关注。
“天宫一号”
下周择机升空
昨日上午,“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组合体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垂直总装测试厂房顺利转运至发射塔,进行发射前测试。“天宫一号”将于9月27日至30日择机发射。为了见证中国开启空间实验室发射的这一历史时刻,本报特派记者前晚星夜兼程抵达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将跟踪采访报道“天宫一号”的发射全程。虽然当地最低气温已经降到摄氏3度,但这显然无减国人对“天宫一号”发射的关注和热情,在酒泉食肆,“天宫一号”月底发射的消息一出,就成了不少人谈论的焦点。
2003年起,本报记者多次来到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先后报道了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发回大量生动翔实的独家报道。与此同时,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本报也特派记者专程采访了“嫦娥一号”、“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器的成功发射,我国登月工程的发展历程由此也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本报一次次坚持不懈的报道,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屡攀高峰,令国人振奋。
星箭组合体耗时70分钟
移至1.5公里外发射塔架
昨日,“天宫一号”星箭组合体将从垂直总装测试厂房这座恢弘的“闺房”中掀开盖头,走向发射塔架,开启中国建立空间实验室的征程。航天城通往发射场10公里的各个要道上,军警设卡蹲哨,处处戒备森严。
“天宫一号”亭亭玉立含笑静候,正前方1.5公里处的发射塔则张开怀抱殷切期待。转运轨道两侧,上书“分秒不差、一丝不苟”字样的匾牌昭示着航天精神。发射塔下,由上千官兵和观众组成的“迎亲”队伍排列成方阵,端坐在轨道尽头见证即将到来的激情时刻。
在1.5公里的征途上,承载着“天宫一号”的活动发射平台足足行进了70分钟。全副武装的卫士登上转运车护送,数百人的特殊“送亲”队伍徒步尾随或相伴左右,直至与“迎亲队伍”会合。
“天宫一号”转运期间,数百名摄影专业人员和摄影爱好者用镜头记录了这段历史时刻,所有观众无不为此壮观景象和祖国航天科技的发达由衷自豪。“太美妙了!”一位六旬老人热泪盈眶地说。
“往常的转运过程约在一个半小时左右,这次转运的时间最短。”发射场一位技术人员向记者进行了这样的对比介绍。 据专家介绍,转运时间缩短,也是航天科技日趋成熟的表现。
[责任编辑:吴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