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华人刘国烈,第一个将国际狩猎引入中国,也是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圈内被熟知的人物。过去的20年中,他资助成立北京大学野生动物保护研究中心,并在中国建立了40多所学校和4所诊所。
抗战时期,刘国烈全家移民美国,从一个艰难运作的肉场起步,后凭着超市生意在美国取得巨大成功。作为一名打猎爱好者,他因上世纪80年代一个偶然的机会,将国际狩猎带入中国。20多年来,他将超过100位外国猎人带入中国,并参与筹建了中国90%以上的国际猎场。面对目前因国际狩猎引起的种种争议,刘国烈接受了本报采访,讲述自己和国际狩猎的关系,并希望能澄清一些误解。
【讲历史】
国际狩猎27年前在华起步
新京报:你说自己也是一个猎人。
刘国烈:早在1974年,我处理好超市生意,随后退休环游世界。我很喜欢打猎,所以做了很多工作帮助非洲的国际狩猎运动,同时也和美国与墨西哥的国际狩猎场的管理层很熟。
新京报:为什么要把国际狩猎引入中国?
刘国烈:1984年1月的一天,中国使馆的一个朋友,给我看了一份韩国公司想在黑龙江运营国际狩猎场的文件,询问我的意见。看了文件后,我觉得这家公司对国际狩猎并不怎么了解,于是我的朋友问我是否可以提供一些帮助,我就答应了,并准备免费为他们提供咨询。
我的朋友和中国方面联系了,一天之后,我就得到了回复,我可以随时去中国帮助进行这项运动。同年2月,我来到了北京,并飞到黑龙江。
新京报:还原一下过程。
刘国烈:我在黑龙江与中国国旅和桃山当地的人见了面,坐火车赶赴桃山,见了不少当地居民,他们习惯于打猎,但后来被禁。我们在猎区见到了很多动物,包括红鹿、野猪和獐。
回到哈尔滨后,我开始为最初的狩猎实验做准备。我们定下来了一些基本内容,包括多少猎人可以允许狩猎?如何狩猎?需要多少向导?以及饮食、居住等信息。最后决定,当年9月份可以允许最多10名猎人过来狩猎。
新京报:当时怎么找来的这10个猎人?
刘国烈:我回美国后,咨询了贝特·克林贝格,他是世界上最好的猎人和向导,并同意为我们寻找10个他认识的最好的猎人。
9月之前,我们都准备好了持枪证明、护照和国航的头等舱机票,所有猎人及其妻子共17个人从加州第一次飞到中国。这些人非常有钱,对于来华也很兴奋。在上海一家地毯商店里,短短20分钟时间内,这个猎人团就购买了7.2万美元的商品。
我们赶到桃山后,贝特指导他们如何将猎物正确地剥皮以进行保存,并将皮和角带回美国。
新京报:那是中国第一次开放狩猎,结果如何?
刘国烈:当地人对狩猎运动知道得很少,很多人都以为我们只是过来打猎吃肉的。我们告诉他们,我们只狩猎老的和雄的动物。
当年,我还在北京与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司负责人见面,一起讨论了在其他地方开展狩猎的可能性。
在得到一些帮助后,我们飞到青海西宁,林业局的两部车子带着我们访问了都兰和玉树。我们每天都在山上看到很多岩羊,回到北京后,我们向野生动物保护所负责人汇报了情况,决定同年在青海都兰展开岩羊的狩猎。
[责任编辑:吴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