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新闻

中国60年外交战略考量:解读几代领导人时局判断

2011年08月19日 13:07:12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号:    

毛泽东会晤斯大林。

1972年2月,周恩来在机场迎接美国总统尼克松。

  ●我国追求的目标是:一,实现现代化;二,恢复大国地位;三,完成国家统一;四,实行社会变革。

  ●著名外交家乔冠华曾总结说,中国外交是“十年一变”。即50年代“一边倒”,60年代“反两霸”,70年代“一条线”。我看可以再加上80年代“全方位”。

  ●我国现阶段应着重把握的是:第一,改革开放仍是中国必须坚持的大战略。第二,中国长期以来属于第三世界或发展中国家的定位,目前正在发生变化。第三,合理设置我国的外部目标,当务之急是巩固已经取得的大国地位。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就在复杂多变的国际风云中搏击奋进。在先后经历了抗美援朝、反对两霸、联美抗苏、改革开放的风风雨雨后,共产党领导的中国解决了挨打和挨饿的问题,在世界民族之林昂然站立起来,积贫积弱的中国崛起成为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世界大国。

  新中国60多年的历史告诉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不可能关起门来实现的,尤其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同时,外交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内政,中国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与国际大环境和国家的对外关系紧密相关。在中国共产党90诞辰之际,回顾党的历史,不能不回顾新中国的外交史。60多年中国外交经历了怎样一个演进过程?外交战略如何服务于国家利益?在每一次重大外交决策的背后,有着共产党领导人怎样的时局判断、理论指导和利益考量?在中国经历了60多年的独立自主与和平发展,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从“请进来”转而开始“走出去”经略世界的今天,中国外交面临着哪些新情况、新问题?本文作者玛雅专访了中国外交史专家、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章百家。

[责任编辑:吴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