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人:本报记者 苗苗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相关负责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杨团
日前,网上有帖称,内蒙古环境生态优化协会与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合作的、为贫困家庭捐赠暖炉的“温暖工程基金”运作中存在问题,这引发了社会关注。
网帖称,捐赠的节能环保炉成本只有几十元,却以每台756元的价格购买。这属实吗?其中产生的收益,是由内蒙古环境生态优化协会和全国妇联分成吗?
环保炉的发明者系内蒙古环境生态优化协会工作人员的家人,这一活动是不是有“利用公益平台卖自家产品”的嫌疑?
网帖称,先期预算在嘉宾礼品、住宿等环节花费高昂,属实吗?是否有本应用于贫困家庭的捐款在各种外围活动中被浪费?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对于种种质疑进行了回应,称网帖所述情况完全不属实。
一问:
几十元的炉子按700多元买进,属实吗?
记者:网帖指出,在“温暖工程”捐赠的消烟节能环保炉成本只有几十元,却以每台756元的价格购买。其中700多元的收益,由内蒙古环境生态优化协会和全国妇联分成。这样的情况属实吗?
妇基会:网上内容完全不属实。
首先,这一项目与全国妇联无关。
其次,有关环保炉的价格,每台756元是由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价格认证中心认证的,根据认证文件,利润是126元。鉴于“温暖工程”是公益项目,经协商,最终捐赠的环保炉以每台360元的价格购置(普通型)。
这一过程中,不存在牟取私利的问题,“分成”的说法,没有事实根据。
记者:网帖同时发布了“温暖工程基金”组委会活动预算和办公费用明细,分别为270.02万元和999万元,网友认为,慈善资金被外围活动和运行过程大大浪费。请问对此如何回应?
妇基会:网络上流传的预算方案,可能是合作方工作人员草拟的方案。在网上流传前,我们并未见到此预算方案。事实上,中国妇基会绝对不会允许这种浪费,也不会同意和执行这样的经费预算方案。
内蒙古环境生态优化协会捐赠的300万元,按协议约定10%用于管理费用,主要用于办公、差旅、电话等内容的开支。此项有结余,但符合有关规定。内蒙古环境生态优化协会还根据协议安排了60万元用于宣传。但由于双方于2010年9月提前解除了合作协议,此60万元未实际使用,中国妇基会退还了内蒙古环境生态优化协会。
另有210万元用于炉具的生产、运输、发放、研制及培训等项开支。妇基会共分两次向协议指定的炉具生产地监管生产单位“内蒙古鸿嘎鲁高新科技有限公司”拨付完毕。
根据以上情况,最终接受内蒙古环境生态优化协会捐赠即实际项目经费为240万元。
记者:既然如此,能否介绍一下“温暖工程”当时的运作过程?共有多少家庭在这一过程中获益呢?
妇基会:2008年10月29日,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与内蒙古环境生态优化协会签订了捐赠协议,但在首批捐赠后,因后续捐赠不能到账,协议无法继续执行,双方于2010年9月提前解除了合作协议。
截至2009年9月底,这一项目为贫困家庭捐赠的暖炉都已经在2010年9月底前捐赠到位,3232个家庭受益。
[责任编辑:吴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