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前农村治理的现状来看,我国村官主要面临以下困境:
其一是任务多、压力大。目前村官任务繁多,主要包括信访稳定、计划生育、调解纠纷、卫生防疫、防洪抗旱、拥军优属等,有的工作还实行“一票否决”。农村各种矛盾与利益复杂,村官长期处在有限权力和无限责任交织的核心,焦虑、紧张、疲累心理难免,容易出现村民不满意、领导也不满意的局面,“两头受气”。
其二是待遇不高。村官“似官非官,非农实农”,不少中西部地区村官待遇很低,“说出来都寒碜人”,一年下来收入还不如外出打工一个月的收入。据了解,河南偃师在外打工的村干部占干部总数的70%以上。
其三是提升空间有限。“中国式村官”是一个非常尴尬的角色:他们既在“从事公务”,却又不是公务员;既是一级组织“干部”,但又不是行政意义的“党政干部”。工作做得再好,身份还是村干部,“泥腿子难跃龙门”,个人提升空间不大。
其四是可动用资源少,发展压力大。我国90%以上的村集体收入极低,不少村庄属“讨饭财政”,村官们“有想法没办法,有办法没钱花”。想为老百姓办实事好事,光拿嘴说不行,还得有钱,但不少村组织连自身正常运行都难以维持,群众自然对村干部缺乏信任感。
鉴于这些困境,应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其一是准确定位村官的职责。只有定位清晰,才能不越位,也不缺位。身为领头雁,做好乡村公共服务是村官最重要的工作。尤其是农村进入“无税时代”后,更要求村官重新定位,由过去的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其二是加强村官培训、提高待遇、提供上升空间。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村官们最关心的两大利益诉求被写进文件:“加大从农村、社区优秀基层干部中考录公务员力度。切实解决农村基层组织负责人基本报酬和社会保障问题。”未来还应该加强对村官的培训,使村官知识化、年轻化。
其三是强化惠农项目进村,加大对农村的支持力度。我国目前每年的财政支农资金已近万亿,未来还会继续增加。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项目进村。只有项目进村,村民们才能享受到国家财政的阳光雨露。
其四要加强监管。据权威部门透露,目前查处的基层违纪违法案件中,村官占了案件数量的70%以上,由村官腐败引发的群众信访已占农村信访总量的50%以上,一些村官腐败甚至“触目惊心”。要规范和加强对村干部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尤其是加强对村集体资金管理使用、土地发包承包、土地征用款和公益工程的招标等敏感领域的监督。(作者郑风田 为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吴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