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重点源、轻面源”的环保城乡差距十分突出,农村环保欠账过多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地域广阔,农民数量众多,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环境保护,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事关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事关农村的和谐稳定,也关系广大群众“米袋子”、“菜篮子”、“水缸子”的安全和社会全面进步。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描绘了我国未来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就新时期推进绿色发展、加强环境保护作出了战略部署。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农村环保工作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快解决损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影响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清醒认识农村环境严峻形势
近年来,农村环境保护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农村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基础仍然薄弱,任务非常繁重。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村环境污染严重。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地区普遍面临着污染排放总量大,农村生活污染、面源污染严重,工业污染、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加剧等突出环境问题。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显示,农业源主要污染物如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分别达到1324.09万吨、270.46万吨、28.47万吨,分别占全国总排放量的43.7%、57.2%和67.3%。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环境质量的改善和广大农民群众身体健康,也影响社会稳定,制约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长期以来,“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重点源、轻面源”的环保城乡差距十分突出,农村环保欠账过多。近些年来,尽管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加快发展,但总体上仍然滞后,仍是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的一块“短板”。目前,农村环保社会服务的覆盖面和公平性还相当不够,整体水平与老百姓改善农村环境质量的要求明显不相适应。全国农村每年产生90多亿吨生活污水、2.8亿吨生活垃圾,其中大部分未经处理随意排放;化肥年施用量达到4700多万吨,有效利用率不到35%。全国4万多个乡镇、约60万个行政村,绝大多数没有环保基础设施。
三是农村环境管理的基础薄弱。首先是投入不够。目前全国约有60万个行政村,按照其中1/3,即20万个行政村迫切需要治理,每个行政村治理需要100万元,中央和地方各投资50%测算,共需中央财政投入1000亿元。目前的资金投入规模与需求的差距较大。其次,监管能力不足。多数省级环保部门还没有负责农村环保的专职处室,县级及以下基层环保部门力量更为薄弱,95%以上的乡镇没有环保机构。缺乏必要的监测、监察设备和能力,无法有效开展工作。再次,法规标准不完善。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主要是针对城市、工业点源污染防治制定的,有的法律法规对农村环境保护虽有原则性规定,但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相关排放标准还存在空白,已经不能有效解决日趋严重和复杂的农村环境问题。
[责任编辑:吴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