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新闻

武家嘴村党委书记武继军:造船村的“掌舵人”

2011年06月03日 22:04:12  来源:人民日报
字号:    

    武继军(右)在查看村里的农业科技示范园。记者申琳摄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南京武家嘴,30年前一个偏僻贫穷的小渔村,如今已发展成长为“金陵百强第一村”、全国文明村,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万多元。村民们说,靠造船水运致富的武家嘴多亏有个好“掌舵人”!这个“掌舵人”,就是1986年以来一直担任村党组织书记的武继军。

  村民致富贴心人

  走进武家嘴村的村史馆,当年“渔花子村”破旧的村落、简陋的渔船渔具形象地展现在面前。作为一个渔村,有1000多号人的武家嘴村耕地面积只有200多亩,1980年时村民人均纯收入只有49.13元。

  上世纪80年代初,一些村民将渔船改造跑运输,一年下来收入有几千元,武家嘴村掀起了一轮运输热潮。武继军是村里最早富起来的一批人,1983年时他已经拥有村里吨位最大的运输船,年收入3万多元。就在这一年,组织找武继军谈话,希望他“上岸”当村干部。

  “那时候大家都忙着跑运输挣钱,村干部都没人愿干,村两委班子基本上瘫痪了。”武继军回忆当年情景时说,自己确实经历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1984年,下定决心带领乡亲们致富的武继军担任了村委会主任,两年后开始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1983年时,村民武学海自筹资金造了全村第一艘100吨位的钢质船,在长江上做运沙生意,一趟就净赚1000多元,从而激发了村里第一轮“造船热”。武继军上任后,积极鼓励村民造大船搞运输,很多人没有造船资金,武继军就带着水运队的人到处跑银行、信用社。3年时间,武继军他们帮助村民贷款5000多万元。武家嘴的造船业由此起步,村里运输船只的吨位由1982年的597吨一下发展到1986年的5800吨,增长了近10倍。

  之后,武家嘴的造船业在上世纪90年代又掀起了两次高潮。同时,武继军带领村两委一班人为村民开展了全方位服务:成立水上运输服务公司,到银行出面担保贷款,联系保险公司开展船舶险;组建船舶修造厂,为船户提供技术指导、电焊技术培训、钢材供应等;村集体投资300万元购置两条加油船提供24小时服务;请来海事部门专家在村里举办培训班,让全村95%的船民拿到了专业技术证书……

  经过多年发展,武家嘴一半以上农户生产性资产达到500万元以上,千万元以上的占15%,农户家庭最低年收入也达到5万元以上。

  事业强盛带路人

  1992年的造船热后,武家嘴船舶吨位有了质的提升,但武继军调研发现,村里船只基本都是围着黄砂运输打转转,货物类型过于单一,发展后劲明显不足。于是他积极推动村里组建集装箱运输公司,引导村民打破单一营运格局,向多品种、多产业物资运输格局转变。

  2002年,抓住大小洋山港建设的机遇,武继军又带着村两委干部积极引导村民造“海船”,全村建造了一批5000、6000吨的江海直达船,全村船舶总吨位达到40多万吨。

  新世纪之初,武继军又陷入了深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分散的家庭式生产和运营越来越制约着武家嘴的造船和水运业,武家嘴必需走转型升级之路。

  2004年起,武家嘴离开湖泊奔向江河,在长江边累计投资13亿元建设了八卦洲和乌江两个造船基地,发展现代化船舶制造业。两个造船基地,八卦洲承建3万吨级以下船舶,乌江承建3万到8万吨船舶。2010年,武家嘴造船基地共开工10艘,交船5艘,实现产值16.2亿元。造船基地目前在建船舶34艘,在手生效的船舶订单62亿元。

  武家嘴的水运业也正在向现代航运物流业转型,2007年村里成立了“武家嘴集团”,如今全村拥有水运企业11家,各类运输船舶140多艘、总运力50多万吨,2010年实现营运收入7.5亿元。

  在武继军等人的苦心经营之下,武家嘴村集体经济实力日渐壮大。2010年,武家嘴实现总收入28亿元,村级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3000万元。“在高淳,搞造船和水运武家嘴都不是最早,为什么我们的事业可以做大做强,就是因为我们一直坚持组织引领,带领全村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武继军总结说。

  科学发展掌舵人

  5月14日,武继军来到“武家嘴农展馆”,查看这个以高科技种植业展示为主题的场馆。巨大的现代化玻璃钢智能自控温室内,分区种植展示着热带作物、沙漠作物等奇花异草,花木扶疏,争奇斗艳。

  “一业为主,多元拓展”,武继军领导村里制定的发展理念,推动武家嘴的产业结构日趋完善。村里近年加大了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步伐。“农展馆”所在的武家嘴农业科技园规划面积1.5万亩,主要进行经济林果的规模化生产,以及茶果新品种研发和推广。村里的目标是将这个农业科技园建成集生产示范、推广辐射、旅游观光、科普教育和创业平台等五大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

  走进高淳县城一角的武家嘴新村,但见小桥流水、绿树掩映、繁花盛开。2002年,武家嘴采取集体出资、村民入股的形式,投资亿元在高淳县城高标准建设了武家嘴新村,建成农民别墅100栋,公寓楼160多套,武家嘴村整体搬迁至此,管理上也引入了城市小区管理模式。

  在武继军等人的带领下,武家嘴的城市化是全方位的:投资4200万元建设了南京第一所九年一贯制民办学校,投资1200万元建设了包括图书馆、文化会堂、文娱中心在内的农民文化中心……村里社会事业的建设不仅体现在硬件上,老年人养老补助等制度建设也日趋完善。(记者 申琳)

新闻中心 两岸 社会 国际 台湾频道

[责任编辑:刘志伟]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