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条“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居住月支出111元”的消息引发网友关注。消息称,国家统计局公布2010年国民经济核算中对居民消费支出的统计结果,月均1123元的支出中占比最多的前四位分别是食品月支出400元,交通和通信类支出165元,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类支出136元以及衣着类支出120元。而住房支出仅111元,排在衣食住行的末位。
对于这一消息,许多网友质疑“人均居住月支出111元”数字太低,与个人实际感受不符。111元是怎么得来的?如何看待111元这个数据?为何与网友实际感受有差距?
111元怎么得来的?
在城市房价居高不下的当下,“111元”这个与住房挂钩的数字引发网友广泛质疑。“北漂”舒阳就表示,自己在京打拼多年才在北京四环边的金海国际小区安家,为了这套百余平方米的房子,夫妻俩每月要还房贷4000多元,超出“111元”数十倍。
对于舒阳等人的质疑,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副主任王有捐在国家统计局网站发表文章说,现行统计的城镇居民居住支出包括:水电燃料费、住房装潢支出、维修用建筑材料支出、租赁房租、取暖费、物业管理费和维修服务费等。而公众最关注的购建房支出以及自有住房虚拟租金并未包含在内。
王有捐表示,城镇居民居住支出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取得。国家统计局在全国范围随机抽选了65600户城镇居民家庭,通过日记账方式搜集资料。按照记账要求,只统计实际发生的现金支出,比如居民实际支付的房租、水电费、物业费等现金支出。
[责任编辑:张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