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后,人大代表要求“晒账本”的呼声使广州亚运会重新成为网络热词。
“广州亚运会究竟花了多少钱?政府欠了多少债?搞民生的钱又该从哪里来?”广州市人大代表钟南山问。
由于亚组委相关负责人目前无法联系到,关于钱款的准确数字尚待核实,但是这个要求本身显示,代表们对政府的“钱袋子”盯得越来越紧了,甚至还有代表建议成立专门的预算审议委员会。
事实上,预算公开的字眼正在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地方两会上代表、委员的建议和提案中。
在正在进行的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上,505名人大代表除了审议和表决政府工作报告及选举两名人大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另一项最受关注的议程就是审议总额逾425亿元的2011年预算草案。
每位代表拿到的是两本厚达800多页、涵盖108个政府部门的部门预算报告和编制说明,在专题审议会上,代表们围绕着“治堵费用”和“公务员购房补贴”等支出项目,向部门行政首长提出了询问。
“现在城市拥堵问题已成为中国大城市的通病,我关心的是今年政府会安排多少费用用于治堵,主要花在哪些方面?”人大代表黄汉光发问。
对此,主管这项工作的广州市交委主任冼伟雄立刻进行了回应:“财政安排了19.3亿,主要用于公共交通改造和补贴。”
类似这样的询问并提出修改意见,在广州已不是第一次。自2009年广州率先在网上“晒”全部部门预算以来,除了接受人大代表的询问和审议,同时也在接受公众的监督。
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刘尚希说:“预算是数字化的执政纲领,是国家财政的核心,如果政府没有预算,或者预算不向社会公开,民众就很难知道政府都做了什么,做的事情是不是民众希望的,甚至是不是该花这些钱去做这些事情。”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东部浙江省温岭市新河镇人大会议上,代表们对最低一级政府的预算草案提出了56条意见和3个修正议案。这是中国地方人大代表首次行使“预算修正权”。只要5名以上代表联合提出修正案,经大会辩论表决通过,就可以修改预算。
去年1月,中国西部四川省的白庙乡因把买一瓶矿泉水、招待上级用餐等详细的公务支出费用全部在网上公开,而被中国网民称为“全裸”乡政府。
“公开是预算监督的前提,没有公开就无所谓监督,甚至可以说任何监督都不比公开有效。”中国公共预算学者、中山大学教授马骏说。
一个设在中国特区深圳的“公共预算观察志愿者”团队,从2008年开始就年年向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提出公开预算的申请。
也是在那一年,他们得以获准查看并拍摄2008年深圳市部门预算,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向普通公民公开财政预算。
“政府预算是公共预算,既然已经向人大代表公开,就应该向全社会公开。”担任一家大型国有企业总经济师的广东省人大代表辛瀑连续两年呼吁中国头号经济大省公开全部部门预算。
然而,中国地方政府对预算公开的探索似乎也不是一帆风顺。
“经我们统计,广州市114个部门,只有21个部门在网上公开了部门预算,不公开的占八成。”志愿者中的“80后”海归李德涛说。
曾经许诺“预算经人大会议通过后就上网”的广州市财政局局长张杰明给出了解释,“原来由财政局统一公开是因为没有规定由谁公开,现在财政部有规定,由各部门自行公开。”
刘尚希说:“收入从哪里来,钱又花到哪里去,公众都有知道的权力。民众越来越关心预算是社会进步的体现。”面对多数部门并未公开“晒账本”,张杰明建议:“国家应对不公开预算的后果加以明确,规定相应的惩罚性措施。”
实际上,不止是中国地方政府在试验中不断推进预算监督,中央政府层面也拉开了预算公开大幕。继2010年国家四部委网上公布部门预算,今年两会后,中央政府部门预算公开的范围有望进一步扩大。
民众对预算的关注推动了政府预算的精细度。“预算公布也在逐步完善,未来的预算公开将会更加细致,尽量让公众看得明白、清楚。”刘尚希说。(叶前 李克瑶)
[责任编辑:吴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