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昨天(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经表决决定,免去李毅中的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职务,任命苗圩为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
李毅中(资料图片)
虎年岁末的卸任,对65岁的李毅中来说,是他职业生涯的最后一次转身。过去的七年,他的职业线上依次标记着国资委副主任、安监总局局长、工信部部长这样的头衔,以每两三年为周期,李毅中完成了属于他的三次华丽转身,也留下了三张不同的面孔。
面孔一:国资“大管家”
2002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国资委挂牌,李毅中调任党委书记、副主任。跨过从事了30多年的石油行业,他成为196家中国最核心国企的出资人代表,开始打理6.9万亿关乎国计民生的国有资产。
上任后,他警告一些央企负责人薪酬过高,他反对大型企业管理层收购,提出5项禁令。有人戏称,他是“媳妇熬成婆”,得到的回答是,“国资委不会成为婆婆”。
面孔二:救火队长
2005年,国务院将原为副部级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升为正部级,更名“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李毅中迎来了新的挑战:首任安监总局局长。
这一年,临危受命的李毅中打响了煤矿安全的攻坚战。也是这一年,他的身影频频出现在媒体上,背景却无一例外的都是矿难现场。一位记者写下这样的日记:
记者日记:2005年11月28日,星期一,当李毅中在初冬清冷的晨曦中从北京奔赴七台河矿难现场时,他要面临的是子时黑龙江零下11度的寒意。就在前一天晚上,李毅中刚刚处理完松花江污染事件从哈尔滨返回北京,10来个小时后他又因为煤矿爆炸而再次赶往黑龙江的另一个城市。
2005年12月2日,河南洛阳寺沟煤矿透水事故,5日李毅中主持安全生产视频会议,7日河北唐山刘官屯煤矿特别重大瓦斯爆炸,91名矿工遇难。8号赶赴唐山,主持召开紧急安全生产视频会议,12日上午李毅中主持召开紧急安全生产视频会议。
在任三年,“疲惫”、“凝重”,成为他的固定表情。“黑面”、“狠话”,成为媒体使用最多的形容词。在一个个矿难现场和安全会议上,李毅中留下了一段段让百姓拍手叫好的经典语录:
李毅中:贴封条撕了再贴,贴了再撕,这样下去不行,治罚没有力度,瓦斯不治,矿无宁日。
·我们就是要把矿工的生命放在第一位。
·拿出的图纸画的很正规很清楚,结果都是假的。
·超生越界,私挖滥采,像这种情况不是个别,有一定的普遍性,太拿人民当儿戏了,要钱不要命,煤矿井下不能搞层层转包,我再次强调不能搞,立即关闭,没有商量的余地。
在长期采访安监总局的中央台记者赵九骁眼里,私底下的李毅中,是一个真性情、严谨认真的人:
赵九骁:李毅中可能是我在广播记者生涯中遇到的最有个性的采访对象之一,他头脑非常清楚,记忆非常好。他更是有一个有热情,有性情,有感情的官员,所以李毅中才会对那些违法行为不留情面。记得有一次会议结束之后,与会者全部都离开了,只剩下李毅中一个人还在那儿,拿着一个红铅笔、戴着老花镜在那儿奋笔疾书。我问他您在那儿做什么?李局长告诉我说,这些内容马上就要上我们安全生产的网,所以一定要校对清楚,不能出现任何的差错。其实我看来,李毅中在安监总局工作的这三年,树立了中国高官勤勉务实、真抓实干的一个标杆性的形象。
面孔三:马前卒
2008年,工信部挂牌,李毅中成为历史上第一任工信部部长。从雷厉风行的救火队长到奔忙不息的马前卒,63岁的他,继续着没有周末、上班时间“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强度。他说,这是自己熟悉和热爱的领域,这里有他对中国工业的深厚情感:
李毅中:小时候火柴叫洋火,钉鞋的钉子叫洋钉子,什么都得加个洋。那时候我们都不会制造,经过60年的变化,到现在工业体系是齐全的,由不能做到能做,由开始做低端的,逐渐的向高端发展,这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不要发牢骚,不要怨天尤人,一定要知难而上,在磨难中使工信部得到社会的公认。
责任重大,李毅中说,他一上任就得出征,就得作战。在一直跟随采访工信部的中央台记者赵明明眼里,善言、勤奋,是李毅中留给她的最深印象:
赵明明:我觉得从一个记者的视角来看,首先李毅中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采访对象,因为他不但乐于表达,敢于表达,而且还比较善于表达。我的印象当中,大部分的时候他面对记者的采访,甚至是在工信部内部的一些会议上发言的时候,都是不需要事先准备稿子就能够侃侃而谈的,而且是用他那种很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他身边的人说他每天都在加班,有时候每天是工作14个小时。有一次在接受我们采访的时候他自己也说,担任工信部部长以来,他是不敢懈怠,昼夜兼程。
不敢懈怠、日夜兼程。在国产汽车吉利迎娶美国福特的婚礼上,他是证婚人;在腾讯和奇虎360的交火纠纷中,他是协调者。中国工业信息企业的每一寸进步,都离不开李毅中这个名字。但是卸任后的他,也有自己的担忧:
李毅中:你可能生产出同样的钢,同样的石油,同样的纺织品,数量是一样的,你卖的钱都是一样的。但是人家的增加值是34元到40元,你只有26.5元,集中的反映了我们大而不强,反映了我们工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够。
58到65岁,一个人的退休年纪,李毅中却完成了职业生涯最辉煌的三次华丽转身。7年里,花甲之年的他永远冲锋在前,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挑战。而他的这份担忧,将留给继任者来化解。
[责任编辑: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