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市青阳街道居民林淑娥老人在当地“新农合”医疗服务中心办理结报手续(12月2日摄)。今年以来,她只缴纳30元的基金,却报回了2000多元医药费。福建省晋江市从2006年起,在全省率先实行城乡一体化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凡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未享受公费医疗的社区居民均被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范围。 新华社记者 张国俊 摄
得了病,有保障,是人们共同的梦想。
当今中国,“全民医保”已经在制度层面实现。然而在现实中,医保覆盖上还有空白点,保障水平上还不算太高,运行上还有不少梗阻。
梦想照进现实,还需脚踏实地。医保如何在契合国情的条件下覆盖更多的人群特别是较困难群众?如何在适应经济发展阶段的前提下切实提高保障水平、从不无小补到管上大用?我们真正跨入全民医保时代,还需要多久?
喜
12.5亿人参保
制度上全覆盖
女儿出生刚满百天,北京市居民孙琳就去给孩子办了参加“居民医保”的手续。“办手续的人不少,都是给一岁以内的小宝宝参保。”工作人员说,“以前小孩子想参保也没办法,只能买商业保险。”孙琳感到,虽然小孩子生病花不了太多钱,但有了医保还是心里踏实得多。
被人们俗称为保障“一老一小”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在2007年开始试点,并迅速覆盖大量城镇非从业居民。至此,基本医疗保险在我国各项社会保险中第一个实现了制度上的“全覆盖”。
目前,所有的中国公民均可通过参加相应的医疗保险获得基本的医疗保障。具体来说,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强制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选择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农村居民可以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未就业的居民可以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进城务工的农村居民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参保;公务员有公费医疗等。
“全民医保”在制度层面实现的同时,实际覆盖面也迅速扩展。人社部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到“十一五”期末,全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约4.2亿人,新农合参合人数达到8.3亿人,合计约12.5亿人,基本覆盖全民。
忧
约10%仍未参保
且多是困难群众
虽然绝大多数人拥有了医疗保险,但是目前仍然有约10%的人群没有参保,在求医问药时没有任何保障。
从安徽到北京来干装修的刘友坦言,他知道在老家可以上新农合,也知道在北京可以参加城镇医保,但都要自己缴费。“我一年病不了两三次,最多是感冒,买点药就好了,就先不想这些事儿了。”
据了解,由于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实行“自愿参保、大病统筹”,使一些人最终选择了不参保。
一方面,自愿参保必然造成对经济困难人群的排斥,最终形成“特别需要医疗保障的人却没有保障”这样一种局面。另一方面,保障目标定为“保大病”,很多普通参保对象,尤其是农村的年轻人实际上不受益,所以不愿参保。
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副会长熊先军认为,加大对困难人群参保的扶持,财政应承担更多责任。过去几年,各级财政已做了很多努力。“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安排了509亿元专项资金,帮助地方将关闭破产国有企业未参保退休人员625万人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各地还对低保家庭给予医保补贴。熊先军还说,调研中发现,在很多地方低保居民有医保,没医保的恰恰是刚过低保线的那部分居民,因为他们享受不到政策扶持。
[责任编辑:吴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