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新闻

国务院强势关注幼儿园 中央善政如何落实

2011年06月03日 22:06:15  来源:半月谈
字号:    

  前不久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就解决“入园难”问题提出五项措施,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国五条”怎样破解“入园难”问题?请看专家的解读。

  明确开出“任务书”

  国务院常务会议开宗明义指出:学前教育仍是各级各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城乡发展不平衡,师资队伍不健全,一些地方“入园难”问题突出。

  “这种判断表明中央政府已对‘入园难’问题有了清晰判断和高度重视,可谓是解决问题的良好开端。”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

  作为破解“入园难”的“任务书”,“国五条”包括“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强化对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的指导”“完善法律法规,规范学前教育管理”。

  “这些措施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的表述一脉相承,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熊丙奇说。

  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独生子女数量增多,社会对专业化学前教育需求日益强烈,但学前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入园难”“入园贵”“入园差”等问题由此产生。2009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仅为50.9%,学前一年毛入园率也只有74%。

  在城市,具有较高质量的普惠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较少,相对优质的民办幼儿园根据市场需求收费高涨,“入园贵”抱怨不绝于耳。在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有近2/3的农村幼儿没有机会接受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教师大多缺乏专业培训,“入园差”的现象十分普遍。

  针对城乡“入园难”的差别化问题,“国五条”首先在增加资源上下工夫,提出“城镇小区要按照国家规定配套建设幼儿园”,“从今年开始,国家实施推进农村学前教育项目,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乡村幼儿园建设”。在“入园贵”问题上也有举措,如“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服务”“加强民办幼儿园收费管理,坚决查处乱收费”等。

  落实“国五条”仍有多道槛

  熊丙奇认为,“国五条”触及许多深层次问题,若要真正贯彻落实仍面临很多问题:如果不能规划好学前教育发展,幼儿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就比较低,幼教专业和院系设置较少、报考人数不多的局面就不会改变;如果缺乏对幼儿园内部管理的监管细则,有些追求市场回报的民办幼儿园就未必会遵照要求,对园长和教师进行培训;如果“择校风”刹不住,幼儿园也不可能“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熊丙奇说:“必须促使各级政府真正担负起发展学前教育的职责。”

  当前,造成我国学前教育短缺的首要原因是投入不足。我国的幼教经费仅占整个教育经费支出的1.3%左右,而发达国家一般为3%以上。

  “国五条”要求: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

  然而,一如义务教育改革和发展所遭遇的问题,经费倾斜能否落实、不落实怎么问责,这些问题依然是悬念。

  2006年,我国把“国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写进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2008年,得益于财政保障机制的改革,中国在城乡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真正实现了让每个孩子“有学上”。

  目前,北师大学前教育研究所正致力于“学前一年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条件保障研究”的课题。虽然不少专家都表示从现实与能力两个层面来讲,学前教育要纳入义务教育“暂时”没有可能性,但也不否认这“只是时间问题”。

[责任编辑:吴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