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推直选”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共党内民主具有标志性的创新成果之一。从最初四川平昌实行“公推直选”,首次打破党内“任命制”,至今,中共党内的民主试验已近10年。
正如萨缪尔·亨廷顿所说,政治秩序或政治稳定取决于政治制度化水平和政治参与程度之间的关系。
近10年来,先是各地单一试验,再是中共的十七大将“公推直选”作为党的民主政治建设的努力方向进行了充分肯定。如今,仅南京一地,已经有806个村党组织和363个城市社区党组织,在换届时全部实行公推直选。
南京,这个长江下游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基层党组织已经被民主“全覆盖”,民主在这个758万人的都市正待演进成蔚然大势。与以往基于一点的乡村党内民主的试验不同,南京的试验将为中国的民主演进提供一个崭新的城市样本。这个城市的努力,或将为中国更大范围的民主推进提供思路。
南京:中共党内民主尝新
在南京,把“公推直选”全面覆盖到城市农村,这在全国尚属首例。与以往来自于“点”上的民主试验不同,这一次由点及面,“全覆盖”意义在于,或将为更大范围的民主提供思路
桌子上,放着一摞书,都很厚,书名围绕着几个关键词,比如基层民主,乡村治理等等。
杨花伟坐在旁边,修改一份有关“公推直选”的材料。他是中共南京市组织部研究室主任,最近这些日子,他的工作重心就在于此。“公推直选”是一件大事。今年,南京市的所有806个农村(涉农社区)都将以此方式换届选举出新的村支部书记和班子成员。
“我们最近很忙的。”南京市雨花台区组织部里的几名年轻人异口同声。他们是这座省会城市党委组织系统里的一线人员,眼下这场全面展开的“公推直选”,不但考验着他们的工作能力,也考量着他们的体力。
雨花台区委组织部长孙朝晖对《中国新闻周刊》说,4年前,他有过一次类似的考验,当年,他还是高淳县组织部长,那是个远离南京市主城区的下辖县,作为中组部确定的试点,让全县所有8个乡镇的党委书记和班子成员以“公推直选”的方式,先期完成党内权力交替。
“当时写材料搞总结经常熬夜。”孙朝晖说,甚至有一次,因为汇报材料在最后一刻被全盘推翻,他不得不亲自上阵,连夜重写,“上级的意思很明确,直接一点,写问题,写不足。”
在过去的几年里,南京一直推进基层党内民主的试点,每一次实践后,都是“写问题,写不足”,期望总结出一套成熟的操作经验。
从点到面,南京市的基层党内民主不断推进,去年底实现城市社区党组织全面覆盖了“公推直选”,而今年则让“全覆盖”移向了整个城市的农村。南京,这个基层已经被民主“全覆盖”的城市,为中国的民主演进提供一个研究的样本。
让能者掌权
南京城滨江而居,江北有六合、浦口两区,江南则是经济和政治中心,有玄武、秦淮、建业、鼓楼、栖霞、雨花台、江宁、溧水和高淳等9个区县。
在南京市中共党务系统提供给《中国新闻周刊》的说明中写道:“从实际情况看,南京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村党委书记的致富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增强。”
从今年4月开始,这11个区县内,所有806个村庄(涉农社区),面临中共党组织领导班子换届。
这成为一个契机。
在南京市官方的说法里,“这次换届的重中之重,就是要通过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方式,选出一支发展能力强、带富能力强、热心为农民群众服务的村书记队伍。”
竹镇大泉村是“农民的好支书—李元龙”的故乡,是南京市公推直选的重点试点村。
5月19日,上午8点半,大泉村党总支领导班子公推大会正式举行。来自全村的200多位中共党员和村民代表,为选出自己心目中李元龙式的“当家人”,投出一票。上世纪90年代,贫困的大泉村因为有了“农民的好支书”李元龙,而迅速改变了落后的面貌。他带领全村人新建了贯穿大泉村南北的五公里长水泥路;他说服每户村民,将1600亩低产田改造成良田??
公推直选共有9项程序,其中重要环节就是公推大会,也是最后出结果的一个环节。
大会上,除了进行演讲陈述竞职外,村民们还能通过提问环节向每位竞职党员直接发问,进行零距离接触。
村里的党员最简单的想法是,通过公开、民主的公推大会,用手中的选票,选出一位好支书,让村子更加富裕些。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南京市组织部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其实就是一次选拔人才的尝试,“提升选人用人公信度,为推动南京郊县农村经济发展奠定扎实的组织基础”,不必过分拔高和渲染。
选举大会上,设立了秘密写票处,保证党员群众在无干扰的情况下自主表达意愿,选出真正有能力的人。
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南京市委组织说,今年之举,是想进一步打通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输送的渠道,鼓励农村基层、有志于农村工作的区县和镇街机关年轻干部到农村去,鼓励优秀大学生村官、双带标兵、致富能手、农民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非公企业管理人员等参与竞争。
官方期待,一支以45岁左右为主体,文化程度较高,熟悉农村工作,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优秀村支书队伍能迅速形成。
这么一来,村党组织班子结构的优化和整体功能的增强将得以实现,“人才到基层锻炼、干部从一线选拔”的培养选拔链也能最终形成。
[责任编辑:孙金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