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记者王攀、刘铮)“我从1992年开始当村干部,到现在快20年来,月补助从8块钱涨到333块钱。”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下帅乡竹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杳生说。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分组讨论中,部分地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村干部收入低、待遇差、缺乏出路的问题在广东代表团多位农村基层代表中引起共鸣。一些代表呼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希望能够尽快出台措施完善村干部待遇机制,让村干部收入有保障、干好有希望、退后有所养,彻底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欠发达地区村干部“真的很苦”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尖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秀娥说,尽管本村是当地著名的甘蔗和辣椒种植专业村,但有两年时间“没人肯当支部书记,选妇女委员要反复动员。”“当村干部收入太低,工作很重,当了就是给家里增添负担,很多人都不愿意干。”
虽然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但粤东、粤西和粤北经济依然比较落后,特别是农村许多地方比较贫困。这位当了10年村支书的女代表说,现在她一个月应发补助是450元,“去珠三角打工一个月都有2000多元”,而她每个月还要拿出150元补贴给其他村干部,自己只剩下300元。
“我这还算好的,还有的地方村干部一个月只有几十元的补助。”她说。
陈杳生说,由于集体经济不发达等原因,欠发达地区村干部收入待遇差是个普遍现象。“我认识一个干了几十年的老村支书,他们家到现在还是土砖结构,墙上还一个洞一个洞的,一个月收入16元钱,比不上有些公务员的半包烟钱。”他说。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龙塘镇东角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雪荣说,由于一离职就没了收入,很多村干部有“后顾之忧”,“贫困地区的农村这一现象更明显,退下来的村干部一分钱都没有。”
缺乏出路加剧村干部领导能力弱化态势
眼下,在陈雪荣的案头,摆放着一份题为“加强从基层村干部中选拔优秀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建议草案。
“除了待遇低外,很多村干部感觉到没出路,干一辈子、干好干坏都是‘村官’,这在当前对培养优秀村领导班子不利。”陈雪荣说。
现在一些地方也在尝试建立村干部选拔机制,希望开辟通路让优秀村干部有更大的成长空间,“但这些选拔制度往往设立很高的学历门槛,考试内容也跟公务员选拔的类似”,导致一些实践能力强、文字功底弱的村干部无法通过。“我自己都考过一次,感觉考试的内容跟农村当前的实践还是有差距的,考试好的未必能有效开展基层工作。”她说。
陈杳生说,由于收入低、没出路,村干部现在“要么有手艺,要么家底殷实,要么搞种养”;由于找不到合适人选,一些地方出现了“老弱病残”当干部的现象,村务工作受到很大影响。
代表们反映,尽管近年来一些地区也出台了一些措施补助村干部、帮扶村集体经济,但少不济多、缓不济急。
杨秀娥说,一些村里是“三个人做六个人的活”,减少干部实际数量以增加个人平均收入,有的时候甚至没人愿意干,于是出现了村里几年没有支部书记的尴尬局面。
陈杳生说,部分地区的腐败案件让人们对村干部的认识产生了误区,“实际上大部分村干部还是好的,是为村民办实事的。但是由于广泛的不理解,村干部现在像是‘夹心饼’,完不成任务上级批,不讲方法群众批,心理负担非常大。”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梅州五华县华城镇湖田村党支部书记赖秀华说,珠三角地区的村委会,不会有运作困难烦恼;但在粤东、粤西和粤北等落后地区,缺少集体经济收入的村委会经常会出现“开不了门”的现象,“耽误村民的事,落实不了国家的任务。”
探索建立更合理的村干部待遇和培养机制
在广东团的分组讨论中,一些代表指出,当务之急是要从制度建设上解决村干部的生活保障和培养选拔机制问题。
陈雪荣说,建议从国家层面出发,制定更加翔实、科学的村干部培养和选拔机制,“不仅考试,还可以通过民主测评、业绩考核等方式选拔,让村干部有务实做事的愿望,也能把基层的需求和呼声带进上级部门。”
陈杳生说,他认为当前需要通过建立社保和养老保险制度,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可以采取考核补贴的方法,对于能够完成任务、获得村民认可的村干部,在完成任期后给予奖励性补贴,能够连选连任的补贴就越多,从而鼓励村干部扎根乡土、服务群众。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财政厅厅长刘昆此前曾表示,目前广东正在进行调研,计划制定新机制加大对农村基层组织的财政扶持。
他透露说,新机制计划通过由基层组织负担一部分财政和省级、各级地方政府共同给予财政扶持的机制,双管齐下,逐步提高村干部待遇水平,希望通过3年的努力让全省村干部收入达到1000元,其中200元由基层组织负担,800元由省里和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来解决。
[责任编辑:张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