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在北京举行的“从制造到创造:装备制造业振兴专家论坛”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指出,绿色、智能制造是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词”;我国在发展绿色、智能制造过程中,需大力开发面向大多数中低收入人群的高质低价产品。
路甬祥说,在当前环境和能源约束趋紧的大趋势下,只有具备了高科技、资源和能源消耗低特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才具生命力。绿色制造技术从一定程度上催生和拉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智能制造技术是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核心。
绿色制造指在保证产品的功能、质量和成本前提下,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制造模式。智能制造是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在制造过程中能进行智能活动。智能制造系统最终将从以人为主要决策核心的人机和谐系统向以机器为主体的自主运行转变。
路甬祥说,发展绿色制造,需改革制造工艺,采用能使资源和能源利用率高、原材料转化率高、污染物产生量少的新工艺,减少制造过程中资源浪费和污染物的产生,使中间废弃物能回收再利用,最大限度实现少废或无废生产;研发新设备或改造老设备,实现节能降耗;强调绿色设计与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消除潜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采用回收再生和复用技术,开发最佳拆卸程序和方法,将已用过产品性能特征恢复到接近于新产品状态,延长产品寿命且促进部件和材料的循环再利用;构建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链,促进资源节约和再利用等。
“智能化将提高制造系统的柔性化和自动化水平,将显著减少制造过程物耗、能耗,提升传统制造业水平;有助于缓解环境和能源对机械制造业的瓶颈制约,推动机械制造业生产方式发生全新改变。”路甬祥说。
“推动绿色、智能制造发展,为其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是关键。”路甬祥说,当前我国工程教育多重知识传授,忽视工程训练、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工程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可在重点大学及其他工程技术教育单位建立培养创新能力的工程实验室和创新设计机构,作为学生工程创新基地;通过金融、税收和信贷政策支持来鼓励绿色和智能技术研发、创新;建立和完善产学研相结合、以企业为主的自主创新体系,建立产学研合作的工程创新中心,加快行业技术与产品升级换代。
路甬祥强调,目前我国收入结构呈倒丁字形,上部是高收入和中高收入人群,底部是大量的低收入和中低收入者。制造业发展要有市场需求且能为消费能力所接受,就不能只注重高端产品的开发,而忽视了大多数人的需求。因此,收入结构决定了我国在发展绿色和智能制造过程中,既要注重高端、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也要大力开发面向大多数中低收入人群的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记者 李禾)
[责任编辑:张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