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新闻

成都高新区梯形融资模式助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局

2011年06月03日 22:10:59  来源:人民日报
字号:    

  国庆节前夕,成都高新区培育的成都硅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顺利通过评审,成为四川省首家创业板上市企业。至此,该高新区上市企业达到18家,超过全省的1/4;在其上市企业后备库中,还有9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排起长队,其中50多家已完成股份制改造,蓄势待发。

  “这是金融创新助推科技创新的结果。” 成都高新区发展策划局局长汤继强告诉记者,“土生土长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是高新区‘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生力军,但其发展普遍受到融资难的瓶颈制约,这在西部地区尤其突出。近年来成都高新区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思路,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点和其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摸索出‘债权融资—股权融资—改制上市’的梯形融资模式,使它们得以舒枝展叶,快速成长。”

  一家小企业贷款银行不理你,但如果有100家小企业要贷款,它就会找上门来——

  打包贷款融资20亿,50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从中受益

  “资金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血液,再好的成果离开了它也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市场上打拼了9年的亚联高科总经理王业勤对此有着切肤之痛。这家研制生产小型制氢设备的民营企业虽然技术国内领先,但却被资金绑住了手脚。“像我们这样的企业一没房产二没设备,到银行贷款真是难于上青天!”

  像亚联高科一样,成都高新区的150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大都饱受资金短缺之苦。“融资难的问题不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就很难长大——必须用金融创新推动科技创新。”成都市市长助理、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韩春林认为。

  为此,成都高新区在2005年成立了金融办,力求突破企业融资困局。

  但是,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额度小、风险大,多数商业银行敬而远之。“一家小企业贷款银行不理你,但如果有一百家小企业要贷款,它就会找上门来!”经过深入调查分析,“统贷统还、风险共担”的设想浮出水面:以高新区的全资公司——高新创投集团下属的高新创投公司为平台,筛选、组织一批有资金需求的中小企业,打包后向银行融资。

  “为解决贷款风险的问题,高新区还成立了科技信用担保公司,由它出面担保。”据高新区经贸发展局局长杨东介绍,担保公司承担风险的70%,高新创投承担12%。“这样银行只承担18%的风险,其顾虑就打消了。”

  2006年,成都高新区从国开行四川分行取得第一笔打包贷款2亿元,为上百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解决了燃眉之急。

  为降低融资成本,高新区还推出扶持政策:对贷款的企业,给予基准利率40%的贴息补贴和40%的担保费补贴。

  一花引得百花开。自2007年以来,成都高新区先后与成都银行、进出口银行、建设银行和成都市信用联社等合作,开展打包贷款业务,构建起为不同领域的企业提供针对性服务的融资体系。据统计,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通过债权融资为50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累计贷款20多亿,而且无一笔呆坏账。

  与此同时,成都高新区还积极引导和配合征信体系建设,联手银行推出了诚信打包贷款业务。今年上半年,共有4家企业凭借一纸信用证,从银行成功获得急需的资金。

  初创期之后是成长期、扩张期,需要的资金量越来越大——

  构建多元化投融资体系,为企业持续“输血”

  在交通银行干了10多年处长的吴忠去年下海,出任成都银科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

  “其实现在我的收入还不如原来多——吸引我的是这份事业。”吴忠告诉记者,银科是由成都高新区与成都市政府、中国进出口银行共同出资15亿元设立的,其定位是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任务是为高新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投融资服务。“经过多年培育,成都高新区的许多科技型中小企业已从初创期进入成长期、扩张期,债权融资已不能满足它们的融资需求,股权融资和上市融资成为当务之急。银科的使命,就是用政府的有限资金做为母基金,吸引外地、外国的金融机构和优秀的投资团队到高新区来。”

  “自今年3月开张以来,前来咨询、洽谈的投资公司一直没断过,目前已有两只子基金‘名花有主’。”吴忠透露。

  除了设立引导基金,高新区还把重点放在吸引民间风险投资上。通过税收减免、购房补贴等优惠政策,已吸引深创投、新华投资等20余家投资机构和投资管理机构入驻,注册资本达15亿元。去年尽管受到“5·12”大地震的影响,高新区企业依然获得各种风险投资6亿多元。

  与此同时,成都高新区大力推动企业上市融资,并出台优惠政策:对申请改制上市的企业,分别在改制阶段、辅导阶段、发行上市阶段给予总额达300万元的奖励。

  由于信息不对称,企业和金融机构都喊“找对象难”——

  盈创动力搭起“鹊桥”,帮企业和金融机构“速配”

  “从商业银行贷款不仅费时,还费心、费力。”说起贷款,成都高新区的软件企业——成都精英设计制作有限公司的财务总监吴敏连连摇头。

  让她高兴的是,上述烦心事已成历史。今年6月,成都精英很顺利地从银行贷了200万元。“这200万是通过盈创动力这个平台贷的,我们几乎什么都不用操心,手续都由盈创动力代理了。”

  “随着成都高新区投融资业务的日益活跃,由信息不对称、门户不相当等导致的企业和机构之间对接难等问题日益突出。”高新创投总经理易宇告诉记者,在这种大背景下诞生了一个由成都高新区出资运营的增值服务新平台——盈创动力,就是想搭一座桥梁,把企业和机构高效对接。

  盈创动力建立起强大的企业动态数据库,然后分门别类提供给相应的投融资机构和中介机构;同时,通过整合各类投融资机构、中介机构的服务,为企业提供个性化、全方位的解决方案。

  据介绍,目前已有包括投融资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培训机构等在内的数十家专业机构入驻盈创动力。光是今年上半年,盈创动力就帮助200多家企业获得贷款4.5亿元。

  “在金融创新的助推下,一大批科技型中小企业茁壮成长。” 据成都市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敬刚介绍,今年上半年,尽管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高新区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密机械制造等高科技产业依然同比增长了42.8%。

[责任编辑:张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