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新时代的产业工人,拥有更广阔的舞台”

2022-11-17 08:4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号

  工作台上,有几样东西:一副劳保手套沾满机油、一只量块盒磨得发黑、一套高度尺锃光瓦亮,四角各有一把张牙舞爪的台虎钳。

  工作台旁,一名工人双眼紧盯,抿着嘴,用锉刀轻锉工件。“铁屑搞定!”长吁口气,抬起头,正好让记者看到蓝色安全帽写着的姓名——郑志明。

  25年里,从钳工学徒成长为大国工匠,郑志明不仅是广西汽车集团的首席技能专家、装备制造技师,也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技术能手、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还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广西工匠、广西劳模等众多荣誉称号。有人问他身份是啥,郑志明回答:“我只是个工人。”

  “工人阶级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觉悟。”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郑志明带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回到柳州。连日来,他常常和大家一起学报告、说变化、谈感想、话未来。

  “真正在添砖加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大厦的人,他们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班前会上,郑志明热情洋溢地分享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引起工友们强烈共鸣。“我们要牢记嘱托,全身心为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心中怀有梦想

  钳工用的书籍、几十把锉刀、锤子、锯子……郑志明工作柜里东西很多,最上层摆放的整整齐齐的荣誉证书间,一把金属划线圆规十分醒目,圆规合金材质、手工打制,触感微凉、颇有分量。

  “圆规画圆,不离圆心;钳工这行,别忘初衷。”轻抚圆规,郑志明想起师傅谭林科把圆规交给他时的叮咛。

  当钳工,动手能力是关键。说起来,郑志明打小热爱手工。切、割、打孔,独立制作竹孔雀。废品厂淘换来马达,加些泡沫做电动小船。拆下报废的自行车链条,弯几根铁丝,再用胶皮、铆钉固定,组装火柴枪。“搂动扳机,‘啪’,打出一串火光,玩伴个个羡慕,满足感不亚于今天拥有遥控飞机的孩子。”郑志明的童年,玩具全由自己做。

  求学、实习。1997年,郑志明职高毕业。听说他要当钳工,干木匠的父亲、当厨娘的母亲、同为工人的大哥都赞成。按规矩,新人入门要和老员工结对,谭林科成为他在厂里的头一个师傅。

  “我师傅很受人尊敬。遇到棘手工作,车间主任都会来请他帮忙。”郑志明说,“工人社会地位高啊!从那时起,我定下目标,向师傅看齐,把钳工这行做到底。”

  谭林科是厂里少有的八级钳工。改革开放初期,一个月能挣99元。当时,全厂工资最高的,是谭林科的师傅、郑志明的“师爷”,技师谢宏幸,每月101元。

  老带新、传帮带,谭师傅对徒弟的要求,一向严格,甚至可以说“严厉”。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宁可多花时间检验,也不要干废工件。”“专注、干好、做精,要对每一项工作负责到底。”师傅的耳提面命,郑志明记忆犹新。

  有一次给一只液压集成块打孔,六个面全得打,孔的数量很多、直径大小不一,一不留神就容易互相打穿。“师傅抽口烟,往孔里一吹,如果对面只有一个眼飘出烟来,算合格,如果两个以上的眼有烟,算作废。”郑志明说,失败了的话,劈头盖脸一通批评免不了。

  牢记师傅教诲,郑志明对待工作勤奋刻苦、一丝不苟。干完活,他总要比别人多花时间总结得失;问题解决了,他还要反复寻找是否还有别的方法,能不能比上回干得更好……渐渐地,他练就一手绝活:手工锉削平面,可将零件尺寸误差控制在0.003毫米以内;手工画线钻孔,孔的位置度误差能控制在0.05毫米以内,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粗细的1/20。

  看到徒弟越来越出息,谭林科很是欣慰:“不枉我教他一场。”这位76岁的老人个不高、脸微圆、中气足,记者见到他时,老人满脸自豪、咧嘴大笑:“郑志明这孩子能吃苦,上进心又强,取得的进步,与他一直以来心中怀有梦想是分不开的。”

  传承工匠精神

  厂房里,郑志明技能大师工作室的牌匾悬挂在一堵胶合板墙上。旁边是一扇伸缩门,门内是车间,也是由机器、工作台和74位工人共同组成的工作室。

  90后钳工谢评周12年前进厂时便跟着郑志明当学徒,2014年工作室刚成立,他成为“元老”。如今,这个高挑的小伙已是公司装备制造工段长,更是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去年,他以“全国优秀农民工”身份和郑志明一起在天安门广场上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

  “郑师傅常说,作为新时代的产业工人,我们就是要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我常请教他,他总是不厌其烦地指导我。”谢评周说。

  比如,在热处理工序时,工件容易磨损毁坏,刚性韧性,谢评周研究得还不深。谢评周说:“师傅会教我用什么材料、用什么方式、在柳州市哪家企业能做。”

  谢评周曾问郑志明:“您就不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郑志明哈哈一笑:“作为一名党员,不应该有私心杂念。我希望到我退休时,别人介绍我,不是夸我,而是夸我徒弟,说‘这就是那名大工匠谁谁谁的师傅啊!’”

  多年来,郑志明始终把自己发明的“调芯钻孔法”“研推修锉法”等技能经验毫无保留地传给徒弟们,先后培养出高级技工、高级技师、公司特聘专家等50多人。大伙儿不仅传承了他身上敢于创新、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也同样带出更多高技能人才。

  独木不成林,一花不是春。这些年,工作室的成员们持续开展钳、铣、车、焊等工作理论和实操培训;组织人员参加岗位练兵和技能比武;开展机器人系统运维、机电一体化虚拟仿真应用、直线导轨安装与调试等“高精尖”培训。在厂内,他们累计培训320场次、924人次、76164课时。在厂外,他们先后跟广西柳州、南宁、崇左等地10多家职业院校、技术院校实行“校企联合”,为数千在校学生传经送宝。

  匠心铸魂、匠行育人、匠技提升。最近,公司的装备研发团队正努力攻克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关键设备的研发制造难关。“时代在快速变革,新的技术一日千里。”郑志明说,“作为新时代的产业工人,我们必须勇于创新、敢想敢干、弯道超车。”

  厂里有条生产线,这里插管桥压装设备的伺服系统是郑志明主导改造的。投入使用后,成本降低,性能一点也不比以前采购的“洋设备”差。

  如今,工作室累计完成933项工艺装备自主研制项目,交付使用1820台套工艺、工程装备。自主研制工艺装备的交付投产,为公司直接创造经济效益8150.45万元。谢评周很感慨:“这就是大国工匠!这就是‘冲在前头,干在实处’的党员风采!”

  谈及未来,郑志明说:“我相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新时代的产业工人,拥有更广阔的舞台,一定能发挥更大作用,作出更大贡献!”

  脚下充满力量

  走进位于柳江南岸的公司底盘事业部,文化墙上“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八个大字熠熠生辉。郑志明说:“这是我们的企业精神,传承60多年了。”

  1958年初秋,柳州西郊十里荒原热火朝天,柳州动力机械厂在河西村破土动工。随着国家工农业变迁,厂子几易其名:从上世纪60年代的柳州拖拉机厂,到1985年的柳州微型汽车厂,再到1996年的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2015年成立的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新千年,一部分五菱人加入到新的合资企业上汽通用五菱,另一些人则成为广西汽车集团的一分子。

  “从筚路蓝缕的昨天到欣欣向荣的今天,‘不蒸馒头争口气’,是我们努力奋斗的不竭动力。”郑志明感慨。

  2007年,公司生产的大批量汽车后桥总成在装车时出现噪音大的问题,厂里花大价钱请外企工程师来华维修。从打“飞的”出发开始,专家薪酬按小时计,出差期间一切费用由中方承担。专家母语是小语种,为了交流,找遍柳州才找来一位银行职员当翻译。

  外企专家讲解时,郑志明在翻译的帮助下,连比划带猜尽力与专家沟通。外企专家操作时,郑志明踮脚探头,目不转睛。厂里又从四川、陕西等地请来几位老师傅帮忙。中间种种,颇多曲折。虽然发现问题出在减速器上,临了解决方案却是没有。

  郑志明不愿放弃,组织了个突击队。为啃下噪音大这根“硬骨头”,他和突击队求来外方的仪器,拆掉研究。经过上千次反复模拟试验,他们设计制造出减速器噪音检测设备,将噪音发生率由3%降到0.007%以下,为公司挽回50多万元损失。

  征途漫漫,必须靠自力更生奋斗。如今的广西汽车集团已拥有超200万台套汽车零部件、80万台汽车发动机、2万台轻型客车和12万台专用车的综合产能,连续多年营业收入超200亿元,营收结构不断优化。

  这样的变化,令人欣喜,无数个像郑志明一样的产业工人,在浩浩荡荡的时代大潮中,心中怀有梦想、脚下充满力量。

  “当年的领先者有的反过来学我们,拆了我们的零部件去研究。”郑志明举了个例子,因为价格太便宜,外方教授专门拆五菱车去研究,结果令其震惊:车子并没有偷工减料,其中成本控制方面的创新更是让人惊叹。

  工友们评价郑志明,想自己的事少,想集体的事多。“郑志明有股拼劲,别人口中的难事,在他看来全是乐事。”

[责任编辑:黄晓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