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云南:护航企业解难题 服务经济促发展

2022-11-14 14:04:00
来源:云南日报
字号

  护航企业解难题 服务经济促发展

  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取得了哪些突破和成绩?如何帮扶中小企业?怎样整治“黑广播”?11月10日,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金肇元率队做客“金色热线”,就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解答。

  活力迸发 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成绩显著

  十年来,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取得了哪些突破和成绩?

  “十年来,云南省大力推动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奋起赶超,取得了显著成绩。”金肇元介绍,一是工业规模总量跃上新台阶。全部工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3557.4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6555.76亿元,连续突破三个千亿元大关,占GDP比重达24.1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上缴税金双双突破千亿元大关。今年1月至9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3%,排全国第7位。全省工业投资增长49.2%,全国排名前三位,投资占比排名第一,对全省固定资产投资贡献率达88.9%,成为全省经济的重要支撑和“压舱石”。二是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云南加快产业强省建设,“中国绿色铝谷”“光伏之都”正在云南崛起,建成绿色铝产能538万吨、单晶硅棒和切片产能均达90GW,2021年绿色铝硅成长为新的千亿级产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单晶硅光伏材料生产基地。新能源电池、石化、信创等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生物医药产业持续增长,疫苗批签量位居全国第一。非烟工业占工业比重从68.4%提升至74.4%,“一烟二电三有色”的产业格局正被重塑优化。三是园区建设如火如荼。十年来,全省加快建设园区载体,以工业为主导的园区营业收入突破2万亿元。四是企业发展迸发新活力。近年来,云南省出台了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双10条”、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从2012年的4546.62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2759.39亿元,年均增长10.3%。五是“两化”融合不断加深。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在建在用数据中心达到50个,累计实施100个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的企业“三化”改造项目、70个智能制造示范项目,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2081.73亿元,年均增速超20%。六是绿色和创新发展加快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加快构建,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0.3%。

  精准施策 助力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

  “我是保山市一家中小企业的负责人。在疫情影响下,企业经营面临很多困难,请问云南省在帮扶中小企业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杨女士打进热线咨询。

  “自2020年开始,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中小微企业纾困发展工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打出了一系列从政策到服务的‘组合拳’。”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中小企业处处长陈万春介绍,一是完善纾困政策,在出台《云南省支持中小企业纾困发展若干措施》的基础上,又配套制定了《云南省进一步帮扶中小微企业纾困发展工作方案》,建立了旬调度、月通报、“三办一销号”等制度,联合相关厅局和各州(市)共同推进“十大专项行动”和“五个加力举措”政策组合拳,在金融帮扶、降本减负等方面出台细化措施92条,开展助企纾困工作,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二是强化统筹调度,成立了由厅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纾困工作专班,确保每10天一次的调度及时精准掌握纾困解难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建立“政银企保”对接机制,搭建多渠道融资服务体系,助力优质企业高效融资。“一户一策”协调解决重点企业和项目融资,为全省1307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推荐结对银行。同时,通过设立科技创新和基础研究专项贷款,开展“百链千企”专项金融活动等方式,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三是点对点进企服务,建立了“助企服务员”结对帮扶机制,定期深入云南省中小微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企业开展调研,收集服务需求3668项,解决实际困难2415项。出台“三进”市场主体活动工作方案,推动“政策宣传解读进企业、跟踪帮扶服务进企业、政策落实兑现进企业”。

  “云南省通过一揽子精准帮扶纾困措施的落实,有力推动了中小微企业保存量、扩增量、提质量。”陈万春介绍,今年5月底到9月,云南省中小企业数从82.37万户增长到了88.09万户。同时,云南省的优质中小企业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全省“专精特新”企业已经达到了1307户,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了67户。全省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前三季度达到了1095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拉动了全省经济增长2.1个百分点,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

  “云南省在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设立了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汇集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各相关部门出台的中小企业帮扶政策措施,并附有相关解读。”陈万春建议,全省广大中小企业可以及时获取相关信息。

  加大打击 营造和谐安全无线电环境

  9月下旬,云南省无线电监测中心多次收到民航云南空管分局的反馈,昆明管制区内多个航班,GPS信号受到干扰。据介绍,飞机一旦受到GPS干扰,会失去位置和高度信息,对飞行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云南省无线电监测中心工作人员经过多日的监测及现场排查,最终确定GPS干扰源位于昆明市官渡区大板桥某大院内,并在现场查获两套无线电干扰器。

  “查获的GPS干扰器是三无产品,而且这种发射行为也是非法的。”云南省无线电监测中心副主任冯云介绍,虽然无线电频谱资源看不见摸不着,但却与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一样是国家的稀缺战略资源,具有巨大的经济和军事价值。

  一些常听收音机的市民反映,有时会遇到节目中不间断循环播放“医患”间的电话互动,但从不报出电台名称与呼号。据介绍,这些频率是未经广电主管部门与无线电管理部门审批,私自设立的非法广播,主要被用于违法药品、假药推销等商业活动,这些“黑广播”时常向群众发布虚假商品广告等干扰信息。

  此外,在各种重要考试中,也存在利用无线电设备作弊的行为。云南省无线电监测中心工作人员吴继达介绍,有的考生把一个小耳机放入耳道内,考场外的作弊人员就通过无线电设备,把考试答案传给考生。还有一种作弊器材外面看着像普通的橡皮,但实际上带有显示屏。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无线电监督检查处处长陆家凡介绍,近年来,云南省不断加大对黑广播的打击力度,加强日常监管,做到立即发现、立即查处。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还联合公安、广电、市场监管等部门,定期开展联合查处行动,对“黑广播”予以取缔。对涉嫌诈骗等违法行为,还将移送公安机关予以刑事侦查。同时,“黑广播”之所以有存在的土壤,就是因为不法分子能够通过发布虚假信息、诈骗信息获得不法收益,因此,云南省也加大了普法宣传力度,增强群众对“黑广播”辨别的能力,避免上当受骗。

  针对如何防范利用无线电技术进行作弊的问题,陆家凡表示,为了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性,云南省建立了合法的无线电频率台账数据库,考试时通过加强对考场周边的监测,就能及时发现非法信号并进行压制,有时甚至能在现场抓获犯罪分子。近年来,经过整治打击,利用无线电技术作弊的行为已经明显减少。(记者 李翕坚)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