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赋能“世界佤乡”
新华网昆明9月23日电 坐在班洪抗英纪念馆门前的小凳子上,29岁的钟玲丽低头刷着手机,这个常年在家带着两个孩子的佤族妇女,虽然连老公在哪里打工都说不清楚,但每天都会通过手机与他打视频电话。
前不久,听说中国移动针对村民们有优惠政策,钟玲丽更换了手机套餐。“我用5G手机,套餐的流量够用!”她有点不好意思地笑着说,现在早晨起床玩手机,睡觉前也玩手机。
班洪村位于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县城西面和南面均与缅甸接壤,因佤族人口聚集,沧源县有着“世界佤乡”之称。虽地处偏远,但这里已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不少村民和城市人一道用上了5G网络。
带给边境村寨新变化
“我们现在用的是5G信号,家家都安装了宽带,虽然祖祖辈辈生活在边境村寨,但我们关心国家大事,天天看新闻。”见记者到访,龙乃村党总支书记赵爱军十分热情。
红色的屋顶、白色的墙体,在青翠碧绿的山体掩映下,龙乃村格外美丽。站在村里的胞波亭前,赵爱军侃侃而谈,2010年前,龙乃村大部分房屋都是茅草房,吃穿紧缺。现在全村住新房、人人有手机。
“以前村里议事很不方便,现在我们有微信群;以前有病只能在村医务室随便抓点药,现在可以用手机预约市医院的专家……”赵爱军说,龙乃村和沧源移动共建党支部,数字乡村建设走在全县前头。
指着一块液晶屏幕,赵爱军向记者介绍了村里的信息化治理和数字边防情况。他说,在中国移动的支持下,龙乃村通过配置视频监控、红外感应等设备,筑起了一道坚固的数字防线。
“疫情暴发之初,我带领村民日夜守在村头村尾,刮风下雨吃尽了苦头。”赵爱军说,随着边境疫情防控技术的升级,5G等新技术派上了用场,大家坐在监控室里就能观察边境线的风吹草动。
“靠着移动网络,我们这里的一些土特产走出了山寨,村民获得了收入。”赵爱军说,近年来龙乃村不仅发展甘蔗、茶叶等产业,还发展蜜蜂养殖。2021年,村民人均收入明显提高,比从前有了很大变化。
助力旅游产业智慧化
受经济发展滞后、交通条件落后等因素影响,临沧市内大量的民族特色旅游资源没有被开发,许多有价值的资源不为外界所熟知,沧源县翁丁葫芦小镇曾是其中之一。
高高矗立的葫芦、欢快的佤族歌舞、独具魅力的小桥流水……漫步在翁丁葫芦小镇,尽管受疫情影响游客稀少,但逐渐建成的智慧旅游平台已为旅游复苏做好了准备。
中国移动云南沧源分公司总经理刘铠告诉记者,在5G技术的推动下,新科技与特色小镇结合正改变着旅游业态。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特色小镇将VR/AR技术应用于景区景点,新技术提升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近年来,为把翁丁葫芦小镇打造成数字小镇,临沧移动搭建了5G+数字化应用系统,包括智慧酒店、智慧厕所、智慧停车场、智慧票务、智慧出行、智慧安防、环境监测等。5G应用实现人脸识别、无人书吧、无人超市、5G+无人机等系统建设。
在翁丁葫芦小镇歌舞广场,5G+VR改变传统视觉展现方式,替代传统LED大屏;在指挥中心,数据实现了可视化展示;在5G+无人书吧,信息化和RFID技术, 实现书刊统一检索和通借通还……
刘铠说,目前,围绕“一网络、一中心、N应用”的总体架构,翁丁葫芦小镇逐步形成一张全覆盖,一个实现数据统一整合的中心,打造综合管理、智慧服务、智慧旅游、智慧创新四大体系,支撑翁丁葫芦小镇不断变化的管理服务诉求与信息化技术的可持续融合发展。
网格化数字基层治理平台见成效
近年来,为全面提升沧源县城乡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沧源县推进县城治理从数字化、智能化向智慧化升级,实现“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城”。
“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GIS地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搭建统一的县、街道/乡镇、社区/村、网格四级应用的沧源县网格化基层社会治理信息平台。”沧源县网格办负责人说,通过网格化管理,全县力争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据介绍,通过一个平台、一个手机APP、一个微信服务号,沧源县实现“人、地、事、情、物、组织”等全要素融合,将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源头,提升了网格化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管理和服务水平。
“结合智能视频发现识别、人脸识别等功能实现平安乡村综合治理案事件的多维度全面感知,实现多网融合,包括综治、交通、环保等。”沧源县网格办负责人说,进行数字沧源基层社会治理各类事项包括纠纷调解、居民诉求等。
通讯基础设施是“数字沧源”建设的有力保障。刘铠说,目前沧源县建成基站468个,自然村4G覆盖率达96.82%以上,其中128个基站已经开通5G网络,实现县城、乡镇、重要景区、较大行政村等的5G覆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