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已达100%
全国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已达100%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昨天(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新时代民政工作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10年来,城市和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已分别达到100%和79.5%。截至目前,已有1420万老年人纳入城乡低保,371.7万老年人纳入特困供养,实现了应保尽保、应养尽养。
动态监测帮扶低收入群体
民政部副部长詹成付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民政部门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上持续用心、用情、用力。
1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救助体系年均保障低保人员4000万人以上、特困人员近500万人、临时救助人员1000万人次左右、各类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230万人次以上。193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了兜底脱贫,对6200多万低收入人口实施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巩固拓展了兜底保障的成果。
10年来,基本民生保障标准不断提高。詹成付举例,2012年至2021年全国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增长了1.2倍和2.1倍;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达到或超过当地低保标准的1.3倍。覆盖面也不断扩大。民政部门将34万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保障范围,建立了农村留守老年人、妇女、儿童关爱服务制度,构建起未成年人保护体系。
10年来,全国持续创新城乡社区治理,增强社区服务功能,城市和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已分别达到100%和79.5%,400多万社区工作者在为民服务特别是近三年来的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420万老年人纳入城乡低保
健全和完善老年人、儿童、残疾人为主要对象的社会福利体系,关系民生福祉。民政部新闻发言人、办公厅主任李保俊介绍,10年来,民政部门推动老年人高龄津贴、经济困难老年人服务补贴、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制度,实现了省级全覆盖。截至目前,已分别惠及3069.5万、447.9万和78.9万老年人,有70.2万老年人享受综合补贴。
同时,强化困难老年人兜底保障,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农村高龄、失能等困难老年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截至目前,已有1420万老年人纳入城乡低保,371.7万老年人纳入特困供养,实现了应保尽保、应养尽养。
在深化拓展儿童福利上,逐步提高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截至目前,全国养育孤儿16.9万人,集中和分散供养孤儿平均保障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1728元和1288元,比2012年分别增长77.9%和83.1%。截至目前,全国共配备5.5万名儿童督导员、66.7万名儿童主任,常态化为儿童提供关爱服务。
在提升残疾人福利方面,全国推动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普遍建立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实现“跨省通办”和“全程网办”。截至目前,两项补贴分别惠及1181.2万困难残疾人和1532.2万重度残疾人。
排查出576家养老“黑机构”
近年来一些犯罪分子假借“养老”之名实施诈骗,给老年人造成了经济上的损失、精神上的痛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今年4月,包括民政部在内的12个部门联合开展了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发布会上,民政部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专项行动实施将近半年,累计排查养老服务机构和场所27万个,梳理出950家存在风险隐患点的机构和场所。
专项行动中,民政部主要负责整治养老服务领域涉诈问题和隐患。“我们公布了投诉举报平台,印发了一批政策指导读物,发布了一批典型案例。结合养老服务领域的诈骗手段、特点进行政策宣传和识骗防骗的常识教育,许多地方民政部门和养老服务机构也广泛动员老年人来参与防诈宣传,提高了老年人识骗和防骗的能力。”民政部养老服务司负责人李邦华介绍。
全面摸排也同步进行。截至8月底,全国各级民政部门开展了至少两轮的摸排,累计排查养老服务机构和场所27万个,梳理出950家存在风险隐患点的机构和场所,其中还包括576家未经登记但从事养老服务经营活动或者以养老服务名义开展活动的“黑机构”。
李邦华说,按照风险隐患等级,各级民政部门建立了“红橙黄”风险隐患管控名单,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按照“一案一策”的要求开展集中整治。目前950家存在风险隐患的机构和场所,累计取缔关停510家,立案81家,判决48家,移交相关部门处置91家,其余的也都在甄别和调查中。
下一步,民政部除了建立常态化的监管机制,加强预警监测和协同处置,还将聚焦风险隐患突出问题,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规范养老机构收取预付费的相关举措,守护好老百姓的养老钱,让老年人养老服务更加安全、更加安心。
扩大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范围
詹成付介绍,这10年,是社会组织发展最快的10年。“目前,我们已经登记的社会组织是90万个,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社会组织的两万倍,是改革开放初期社会组织数量的150倍。”
詹成付还透露了几组数字。我国登记认定的慈善组织目前已经超过1万个。2020年,我国慈善捐赠额突破2000亿元,较2012年增长155%。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类社会组织和慈善力量广泛参与脱贫攻坚,实施扶贫项目初步统计是9.2万多个,引导投入各类资金1245亿元。目前非营利性民办养老机构占全国养老机构的44.7%,“这个数量是很大的,切实满足了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需要。”
针对近年来社会关注的婚俗改革,詹成付介绍,民政部于2021年4月、9月分两批次在全国确立了32个婚俗改革实验区,目前来看,各个实验区开展的改革工作确有成效,最突出的是各个实验区的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陋习得到有力遏制。
“从民政工作角度看,婚姻改革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最近这两年我们推行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在7个省进行改革试点。下一步将积极推进扩大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范围,让更多群众受益。”詹成付说。
原标题:十年来,1420万老年人纳入城乡低保,371.7万老年人纳入特困供养,实现应保尽保、应养尽养
全国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已达100%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昨天(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新时代民政工作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10年来,城市和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已分别达到100%和79.5%。截至目前,已有1420万老年人纳入城乡低保,371.7万老年人纳入特困供养,实现了应保尽保、应养尽养。
动态监测帮扶低收入群体
民政部副部长詹成付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民政部门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上持续用心、用情、用力。
1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救助体系年均保障低保人员4000万人以上、特困人员近500万人、临时救助人员1000万人次左右、各类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230万人次以上。193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了兜底脱贫,对6200多万低收入人口实施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巩固拓展了兜底保障的成果。
10年来,基本民生保障标准不断提高。詹成付举例,2012年至2021年全国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增长了1.2倍和2.1倍;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达到或超过当地低保标准的1.3倍。覆盖面也不断扩大。民政部门将34万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保障范围,建立了农村留守老年人、妇女、儿童关爱服务制度,构建起未成年人保护体系。
10年来,全国持续创新城乡社区治理,增强社区服务功能,城市和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已分别达到100%和79.5%,400多万社区工作者在为民服务特别是近三年来的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420万老年人纳入城乡低保
健全和完善老年人、儿童、残疾人为主要对象的社会福利体系,关系民生福祉。民政部新闻发言人、办公厅主任李保俊介绍,10年来,民政部门推动老年人高龄津贴、经济困难老年人服务补贴、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制度,实现了省级全覆盖。截至目前,已分别惠及3069.5万、447.9万和78.9万老年人,有70.2万老年人享受综合补贴。
同时,强化困难老年人兜底保障,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农村高龄、失能等困难老年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截至目前,已有1420万老年人纳入城乡低保,371.7万老年人纳入特困供养,实现了应保尽保、应养尽养。
在深化拓展儿童福利上,逐步提高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截至目前,全国养育孤儿16.9万人,集中和分散供养孤儿平均保障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1728元和1288元,比2012年分别增长77.9%和83.1%。截至目前,全国共配备5.5万名儿童督导员、66.7万名儿童主任,常态化为儿童提供关爱服务。
在提升残疾人福利方面,全国推动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普遍建立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实现“跨省通办”和“全程网办”。截至目前,两项补贴分别惠及1181.2万困难残疾人和1532.2万重度残疾人。
排查出576家养老“黑机构”
近年来一些犯罪分子假借“养老”之名实施诈骗,给老年人造成了经济上的损失、精神上的痛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今年4月,包括民政部在内的12个部门联合开展了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发布会上,民政部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专项行动实施将近半年,累计排查养老服务机构和场所27万个,梳理出950家存在风险隐患点的机构和场所。
专项行动中,民政部主要负责整治养老服务领域涉诈问题和隐患。“我们公布了投诉举报平台,印发了一批政策指导读物,发布了一批典型案例。结合养老服务领域的诈骗手段、特点进行政策宣传和识骗防骗的常识教育,许多地方民政部门和养老服务机构也广泛动员老年人来参与防诈宣传,提高了老年人识骗和防骗的能力。”民政部养老服务司负责人李邦华介绍。
全面摸排也同步进行。截至8月底,全国各级民政部门开展了至少两轮的摸排,累计排查养老服务机构和场所27万个,梳理出950家存在风险隐患点的机构和场所,其中还包括576家未经登记但从事养老服务经营活动或者以养老服务名义开展活动的“黑机构”。
李邦华说,按照风险隐患等级,各级民政部门建立了“红橙黄”风险隐患管控名单,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按照“一案一策”的要求开展集中整治。目前950家存在风险隐患的机构和场所,累计取缔关停510家,立案81家,判决48家,移交相关部门处置91家,其余的也都在甄别和调查中。
下一步,民政部除了建立常态化的监管机制,加强预警监测和协同处置,还将聚焦风险隐患突出问题,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规范养老机构收取预付费的相关举措,守护好老百姓的养老钱,让老年人养老服务更加安全、更加安心。
扩大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范围
詹成付介绍,这10年,是社会组织发展最快的10年。“目前,我们已经登记的社会组织是90万个,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社会组织的两万倍,是改革开放初期社会组织数量的150倍。”
詹成付还透露了几组数字。我国登记认定的慈善组织目前已经超过1万个。2020年,我国慈善捐赠额突破2000亿元,较2012年增长155%。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类社会组织和慈善力量广泛参与脱贫攻坚,实施扶贫项目初步统计是9.2万多个,引导投入各类资金1245亿元。目前非营利性民办养老机构占全国养老机构的44.7%,“这个数量是很大的,切实满足了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需要。”
针对近年来社会关注的婚俗改革,詹成付介绍,民政部于2021年4月、9月分两批次在全国确立了32个婚俗改革实验区,目前来看,各个实验区开展的改革工作确有成效,最突出的是各个实验区的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陋习得到有力遏制。
“从民政工作角度看,婚姻改革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最近这两年我们推行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在7个省进行改革试点。下一步将积极推进扩大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范围,让更多群众受益。”詹成付说。